搜索
首页 《塞上曲》 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

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

意思:胡风略地烧山,碎叶孤城没有攻下关。

出自作者[唐]戎昱的《塞上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一段。全诗描绘了北国边塞壮丽景色,表现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无畏气概。这段诗主要描写了边塞烽火台的景象。 首句“胡风略地烧连山”,以“胡风”二字开篇,暗示了边塞的地域特征。胡风是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风,略地烧连山则形象地描绘了边塞地区战事频繁,战火不断的景象。这里的“烧连山”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也暗示了戍边将士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阵地的决心。 第二句“碎叶孤城未下关”,碎叶是指边境线上的一种防御设施,孤城则暗示了戍边将士孤独无援的处境。未下关则表示战事尚未结束,边关仍然需要戍守。这里的“碎叶孤城”形象地展现了戍边将士在边疆艰苦环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山头烽子声声叫”,烽子是指在烽火台上守望的士兵,他们负责传递军情,点燃烽火。声声叫则表现了烽子们在紧张的战斗中时刻保持警惕,严密关注敌军动态的情景。这里的“山头烽子”形象地展现了戍边将士忠诚职守、英勇无畏的形象。 最后一句“知是将军夜猎还”,将军夜猎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意味着将军在夜间巡视边疆,检查防务。还则表示将军已经完成任务,准备返回营地。这里的“将军夜猎”既表现了将军对边疆安全的高度重视,也暗示了戍边将士在将军的带领下,共同守卫国家安全的决心。 整段诗歌通过对边塞烽火台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戍边将士在艰苦环境中顽强拼搏、忠诚职守、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敬意和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
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
作者介绍 戎昱简介
戎昱(rong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关键词解释

  • 连山

    读音:lián shān

    繁体字:連山

    意思:(连山,连山)

     1.古《易》名。
      ▶《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贾公彦疏:“其卦以纯艮为

  • 下关

    解释

    下关 Xiàguān

    [Shimonoseki] 日本本州西南端的港口,隔关门海峡与九州相望,人口26.3万(1978)

    引用解释

    人体穴位名。《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胃经穴歌》:“下关头

  • 胡风

    读音:hú fēng

    繁体字:衚風

    英语:Hu Feng

    意思:(胡风,胡风)
    北风。
      ▶汉·蔡琰《悲愤诗》:“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

  • 略地

    (1).巡视边境。《左传·隐公五年》:“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 孔颖达 疏:“言欲案行边竟。”《东周列国志》第三八回:“ 文公 同 赵衰 略地至 原 。”
    (2).占领土地;侵占土地。《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足下必将战胜然后略地,攻得然后下城,臣窃以为过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千里定,可乎?”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汉景帝忍杀》:“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