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黄鲁直诗》 虎豹磨牙九关邃,重华可诉且南游。

虎豹磨牙九关邃,重华可诉且南游。

意思:虎豹磨牙九关深邃,重华可以申诉而且南游。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读黄鲁直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江南的怀古之作,通过对江南昔盛今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世事沧桑的感慨。 首联“江南宿草一荒丘,试读遗编涕不收”,描绘了一个荒凉凄清的场景,一片荒草覆盖着曾经繁荣的土地,让人不禁掩卷而泣。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引出了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 颔联“不践前人旧行迹,独惊斯世擅风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不重复前人的路,而是寻求自己的道路,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也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重要主题之一。 颈联“一尊华发江边客,万里黄茅岭外州”,通过对自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无奈和感慨。作者已经白发苍苍,却仍然在江边为世事忧虑,而他所关注的黄茅岭外州,也是一片荒凉景象,进一步强化了整首诗的悲凉氛围。 尾联“虎豹磨牙九关邃,重华可诉且南游”,虎豹在九关深处磨牙,暗示了世道的险恶,而重华时代已经远去,只能向南游的人倾诉自己的感慨。这一联既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江南的怀古,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世事沧桑的感慨,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怀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南宿草一荒丘,试读遗编涕不收。
不践前人旧行迹,独惊斯世擅风流。
一尊华发江边客,万里黄茅岭外州。
虎豹磨牙九关邃,重华可诉且南游。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虎豹

    读音:hǔ bào

    繁体字:虎豹

    意思:
     1.喻指残暴之人。
      ▶《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于麑场,豺狼乳于春囿。”
      ▶唐·韦应物《京师叛乱寄诸弟》诗:“羁离守远郡,虎豹满西京。”

  • 重华

    读音:zhòng huá

    繁体字:重華

    英语:CHONGHUA

    意思:(重华,重华)

     1.虞舜的美称。
      ▶《书•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
      ▶孔

  • 磨牙

    读音:mó yá

    繁体字:磨牙

    短语:念叨 唠叨 喋喋不休 呶呶不休 哓哓不休

    英语:molar

    意思:
     1.磨利牙齿,伺机攫食。形容凶狠相。
      ▶汉

  • 九关

    读音:jiǔ guān

    繁体字:九關

    意思:(九关,九关)

     1.谓九重天门或九天之关。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王逸注:“言天门凡有九重,使神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