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章邦杰移家余杭包家山》 避俗陶无悔,达生吾与章。

避俗陶无悔,达生吾与章。

意思:避俗陶不后悔,达生我和章。

出自作者[宋]贺铸的《送章邦杰移家余杭包家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两位九江贤令尹,即陶彭泽和章瑞昌的敬仰和追思。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展现了对自然、清闲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苍生的关怀和愿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的决心。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例如,“渊明三迳荒松菊,我携一瓢寓僧屋”一句,通过对比陶渊明和自己居住环境,表现了诗人不慕荣华富贵,甘愿过清贫生活的态度。“渊明乞食踵人门,我卖神丸办蔬粥”一句,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与陶渊明在生活态度上的共鸣。 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愿君门外诛榛菅,来者勿拒容跻攀”一句,表现了诗人希望诛灭奸佞,让有志之士得以晋升的愿望。“功成拔宅自仙去,唯余井臼留人间”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功成身退,将福祉留给苍生的崇高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清闲自然生活的向往,对苍生的关怀以及愿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的决心,展现出诗人的崇高境界和壮志豪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九江贤令尹,千载两相望。
昔也陶彭泽,今之章瑞昌。
拂衣置五斗,高兴挹羲皇。
避俗陶无悔,达生吾与章。
渊明三迳荒松菊,我携一瓢寓僧屋。
渊明乞食踵人门,我卖神丸办蔬粥。
渊明为酒接休元,我每移书谢州牧。
渊明纸笔课儿曹,我子长歌紫芝曲。
萧闲门户十三年,尚畏尘缘生处熟。
行将卜隐包家山,誓与苍生链大还。
愿君门外诛榛菅,来者勿拒容跻攀。
镜湖遗老老且孱,犹堪护鼎诃神奸。
功成拔宅自仙去,唯余井臼留人间。
作者介绍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关键词解释

  • 达生

    引用解释

    《庄子·达生》:“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 郭象 注:“生之所无以为者,分外物也。”后因以“达生”指参透人生、不受世事牵累的处世态度。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彊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 唐 吴筠 《高士咏·陶徵君》:“吾重 陶渊明 ,达生知止足。” 清

  • 避俗

    读音:bì sú

    繁体字:避俗

    意思:
     1.避世隐居。
      ▶唐·杨凭《千叶桃花》诗:“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元·卢挚《渊明归来图》诗:“亡秦扶汉声隆隆,渊明初非避俗翁。”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