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秘书谢监赴江西使幕》 府公相待日,引旆出江城。

府公相待日,引旆出江城。

意思:府公招待日,引返出江城。

出自作者[唐]韩翃的《送秘书谢监赴江西使幕》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谢监的深深怀念和不舍之情。 首联“辞家万里行。寒衣傍楚色,孤枕宿潮声。”描绘了谢监离家远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离家乡、孤身前行的担忧和牵挂。“寒衣傍楚色”一句,通过描绘寒衣与楚色的关系,暗示了谢监的行程中可能要经过楚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心。“孤枕宿潮声”则以孤枕代表谢监的孤独,潮声则象征了离别的哀愁和思念。 颔联“小寇不足问,新诗应渐清。”表达了诗人对谢监的赞美和期待。小寇不足问,指的是那些小规模的敌人不足以担心,暗指谢监即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难。而新诗应渐清,则是对谢监文学才华的赞美,期待他的新诗会越来越清新脱俗。 颈联“府公相待日,引旆出江城。”描绘了谢监即将到达新的工作岗位,府公相待日,暗示了新的开始和期待。引旆出江城,则描绘了即将出发的场景,引人遐想。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人行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期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的韵律优美,语言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谢监忆山程,辞家万里行。
寒衣傍楚色,孤枕宿潮声。
小寇不足问,新诗应渐清。
府公相待日,引旆出江城。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公相

    读音:gōng xiāng

    繁体字:公相

    意思:
     1.指公卿、宰相一类的显官。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宋·梅尧臣《送刘定贤良下第赴广陵令》诗

  • 江城

    读音:jiāng chéng

    繁体字:江城

    意思: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崔湜《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闱。”
      ▶元·黄庚《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王

  • 府公

    读音:fǔ gōng

    繁体字:府公

    意思:
     1.六朝时王府僚属称其主为府公;唐、五代时,官府幕僚沿旧习,称节度使、观察使为府公。
      ▶《晋书•贾充传》:“果见充行至一府舍,侍卫甚盛。府公南面坐,声色甚厉。”

  • 相待

    读音:xiāng dài

    繁体字:相待

    意思:
     1.对待。
      ▶《韩非子•六反》:“犹用计算之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胜心坚似铁,只以主母相待,并不及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