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焦尾辞》 饮以化人酒,此味从谁知?

饮以化人酒,此味从谁知?

意思:饮食以化人酒,这种味道从谁知道?

出自作者[元]杨维桢的《焦尾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焦尾器犹在,焦尾音无遗》是一首对古代乐器焦尾的赞美诗,表达了对古代艺术和文化的深深敬仰。 首句“焦尾器犹在,焦尾音无遗”中,“焦尾器”是对焦尾古乐器的形象描绘,说明这首诗的作者还保存着这一古乐器,它的声音依然没有遗失,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这句诗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即对古代艺术的珍视和敬仰。 “眷兹古人器,恒以今四丝”表达了作者对焦尾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之情。四丝指的是四弦,这里用来形容现代乐器发出的声音。 “纤手弄掩抑,类作箜篌悲”描绘了演奏焦尾的情景,纤细的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拨动,琴声抑扬顿挫,使人联想到箜篌的悲凉之音。 “独作古先操,颀然如见之”表达了作者演奏焦尾的孤独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艺术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古先”指的是古代先人,而“独作”则表达了作者在演奏时的孤独感。 最后,“饮以化人酒,此味从谁知?”表达了作者演奏焦尾的目的是为了化人,即感化人心,而这种感化之味只有通过演奏才能体会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焦尾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艺术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意和对艺术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焦尾器犹在,焦尾音无遗。
眷兹古人器,恒以今四丝。
纤手弄掩抑,类作箜篌悲。
赤城有佳士,今人古人师。
独作古先操,颀然如见之。
饮以化人酒,此味从谁知?
作者介绍 聂绀弩简介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等。他是元朝末年和明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杨维桢自幼聪颖,其父杨宏对他寄予厚望。他的诗歌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常常描写自然风景和人民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杨维桢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和花鸟画。他的画作与诗歌一样清新脱俗、自然流畅。

关键词解释

  • 化人

    读音:huà rén

    繁体字:化人

    意思:
     1.有幻术的人。
      ▶清·赵翼《<小仓山房集>中有<咏物诗>戏用其韵镜》诗:“谁从对面偷描我,忽漫分身作化人。”
     
     2.指有道术的人。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