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阌乡寓居十首·山僧》 近嫌俗客知踪迹,拟向中方断石层。

近嫌俗客知踪迹,拟向中方断石层。

意思:近嫌一般客人知道踪迹,拟向中方断岩石层。

出自作者[唐]吴融的《阌乡寓居十首·山僧》

全文赏析

这首诗《石臼山头有一僧,朝无香积夜无灯。近嫌俗客知踪迹,拟向中方断石层。》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石臼山头的僧人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首句“石臼山头有一僧”,诗人以简洁的笔触,直接点明石臼山头有一位僧人。石臼,是一种用于捣米的石制器物,放在这里,仿佛也在暗示着僧人的内心世界,如同那石臼一样,经过时间的磨砺,已经变得光滑而深沉。而“朝无香积夜无灯”则描绘了僧人的清苦生活,白天没有香火的味道,夜晚没有灯火照明,象征着僧人生活的简朴和寂静。 “近嫌俗客知踪迹”一句,诗人通过描绘僧人对俗客的嫌弃,表达了僧人对尘世的疏离和淡漠。俗客的频繁来访,无疑会打破僧人所期望的清净生活,这也是诗人对僧人生活的一种理解和想象。 “拟向中方断石层”,最后一句是诗人的想象,他设想僧人可能会在山中开辟一处清幽的地方,断石重叠,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让僧人能够远离尘世喧嚣,独自修行。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诗人在描绘僧人生活的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清净、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石臼山头有一僧,朝无香积夜无灯。
近嫌俗客知踪迹,拟向中方断石层。

关键词解释

  • 踪迹

    解释

    踪迹 zōngjì

    [trace;track;footprint;vestige] 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

    不留踪迹

    诡踪迹。——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中方

    读音:zhōng fāng

    繁体字:中方

    意思:
     1.指中原地区。
      ▶晋·傅玄《宜男花赋》:“猗猗令草,生于中方;花曰宜男,号应祯祥。”
      ▶唐·卢纶《和崔侍郎游万固寺》:“闻说中方高树林,曙华先照啭春

  • 俗客

    读音:sú kè

    繁体字:俗客

    意思:
     1.指不高雅的客人。
      ▶唐·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洞》:“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宋·梅尧臣《舟中夜与家人饮》诗:“且独与妇饮,颇胜

  • 向中

    读音:xiàng zhōng

    繁体字:曏中

    意思:谓近午。比喻鼎盛时期。
      ▶明·李贽《与周友山》书之二:“在今日实为极盛之时,向中之日,而二三叛卒为梗,庙堂专阃竟无石画,是则深可愧者。”参见“向午”。

    <
  • 石层

    读音:shí céng

    繁体字:石層

    意思:(石层,石层)
    重叠的石头;石级。
      ▶唐·皮日休《钓侣》诗之二:“严陵滩势似云崩,钓具归来放石层。”
      ▶前蜀·韦庄《梁氏水斋》诗:“看蚁移苔穴,闻蛙落石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