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姑苏杂咏 五坞山五首 芳桂坞》 袅袅凉风生,疏花月中落。

袅袅凉风生,疏花月中落。

意思:袅袅凉风生,稀疏月中落。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姑苏杂咏 五坞山五首 芳桂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欲攀淮南树,人去山寂寞。 袅袅凉风生,疏花月中落。》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山间树木、凉风、疏花等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寂寞和无奈的情感。 首句“欲攀淮南树”,描绘出一种渴望和决心,诗人似乎想要攀上淮南的树,展现出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和挑战的决心。然而,紧接着的“人去山寂寞”却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寂寞和孤独,似乎暗示着诗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或者在攀树的过程中感到孤独和寂寞。 “袅袅凉风生,疏花月中落”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景色。凉风袅袅,疏花在月光中凋落,这些景象给人一种清冷、凄美的感觉,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寂寞情感。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繁复的词汇,但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情感传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这首诗也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即人生的追求和愿望往往难以实现,而面对现实时,我们只能接受并承受其中的寂寞和孤独。这种情感表达对于读者来说,可能会引起共鸣,也可能会引发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欲攀淮南树,人去山寂寞。
袅袅凉风生,疏花月中落。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月中

    读音:yuè zhōng

    繁体字:月中

    英语:ides

    意思:
     1.月亮里。亦指月宫。
      ▶唐·骆宾王《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黄庭内景经•高奔》“高

  • 袅袅

    解释

    袅袅 niǎoniǎo

    (1) [curling upwards]∶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温庭筠《台城晓朝曲》

    青烟袅袅

    (2) [waving in the wind]∶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 凉风

    读音:liáng fēng

    繁体字:涼風

    英语:cool breeze

    意思:(凉风,凉风)

     1.秋风。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 生疏

    读音:shēng shū

    繁体字:生疏

    短语:夹生 半路出家

    英语:(adj) unfamiliar; strange

    意思:
     1.唐·杜荀鹤《喜从弟雪中远至有作》诗

  • 花月

    引用解释

    1.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唐 王勃 《山扉夜坐》诗:“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 唐 李白 《襄阳曲》之一:“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 唐 贾至 《送王道士还京》诗:“借问清都旧花月,岂知迁客泣 瀟 湘 。” 清 吴伟业 《阆州行》:“ 扬州 花月地,烽火似边头。”

    2.指美好的时光。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

  • 中落

    读音:zhōng luò

    繁体字:中落

    短语:萎 萎靡 一落千丈 强弩之末 日薄西山 阑珊 衰老 衰 落花流水 萎缩 凋零 衰退

    英语:decline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