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谢君实端明惠牡丹》 霜台何处得奇葩,分送天津小隐家。

霜台何处得奇葩,分送天津小隐家。

意思:霜台在哪里得到奇葩,分别将天津小隐家。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谢君实端明惠牡丹》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霜台》,作者通过这个题目,似乎是在赞美一种来自霜台的花朵,并把它赠送给天津小隐。天津小隐是作者的朋友,一个隐居在乡村的人。 首句“霜台何处得奇葩”中的“霜台”是古代的取冰室,这里用来比喻存放珍贵物品的地方。作者询问从何处得到了这样的奇葩,表达了对这种花朵的珍视和喜爱。 “分送天津小隐家”则明确表示,这种奇葩将被送到天津小隐的家中,进一步描绘出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初讶山妻忽惊走”一句,描绘了作者见到这种奇葩时的惊讶和欢喜,同时也描绘了山妻的反应——她也被这种花的美所吸引,开始惊慌失措地逃跑。这里通过山妻的形象,描绘出乡村生活的真实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山村生活的热爱。 “寻常只惯插葵花”则是对山妻日常生活的描绘,葵花是乡村常见的植物,插在头上或屋檐下,象征着朴素和自然。这里通过对比葵花和奇葩,进一步强调了奇葩的珍贵和稀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朵奇葩的出现,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通过山妻的形象,也描绘出了乡村生活的真实场景,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霜台何处得奇葩,分送天津小隐家。
初讶山妻忽惊走,寻常只惯插葵花。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小隐

    读音:xiǎo yǐn

    繁体字:小隱

    意思:(小隐,小隐)
    谓隐居山林。
      ▶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宋·陆游《寓叹》诗:“小隐终非隐,休官尚是官。”

    <
  • 分送

    读音:fēn sòng

    繁体字:分送

    英语:delivery

    详细释义:分配送给。红楼梦?第十六回:『黛玉又带了许多书籍来,忙着打扫卧室,安插器具,又将些纸笔等物分送宝钗迎春宝玉等人。』

  • 奇葩

    读音:qí pā

    繁体字:奇葩

    英语:wonderful work

    意思:
     1.珍奇的花。
      ▶郭沫若《蔡文姬》第五幕:“春兰秋菊呵竟放奇葩,熏风永驻呵吹绿天涯!”
     

  • 霜台

    读音:shuāng tái

    繁体字:霜檯

    解释:1.御史台的别称。御史职司弹劾﹐为风霜之任﹐故称。

    造句: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