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舍弟中秋月》 高秋摇落四十五,清都早霜凋桂丛。

高秋摇落四十五,清都早霜凋桂丛。

意思:高秋季零落四十五,清都早霜凋桂丛。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和舍弟中秋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时间、学习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诗中提到了作者已经年过四十五,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清都早霜已经凋谢了桂丛,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清净无尘的追求,强调了内心的净化和修养。 其次,诗中提到了少年气与节物竞,表达了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同时也表达了对诗歌和酒的热爱,认为诗歌豪迈、酒圣难争锋。此外,诗中还提到了桓伊老骥思千里,表达了对坚持努力、追求卓越的追求。 此外,诗中也表达了对懒散、不学无术的批评,认为广文陋儒应该勤奋学习,从汉至今应该有人能够扬雄。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权奇大宛种、风骨耸立的阿熊等人的事迹,表达了对才华出众、有志向的人的赞赏。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努力。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思考,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思考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秋摇落四十五,清都早霜凋桂丛。
纤尘不隔四维净,寒光独照万象中。
少年气与节物竞,诗豪酒圣难争锋。
桓伊老骥思千里,尚能三弄当清风。
广文陋儒嬾於事,浩歌不眠倚梧桐。
百忧生火作内热,何时心与此月同。
後生晚出不勉学,从汉至今无扬雄。
天马权奇大宛种,吾家阿熊风骨耸。
言诗已出灵运前,行身未闻孟轲勇。
明窗文字不取读,蜘蛛结网尘堆壅。
少壮几时夏已秋,待而成人吾木拱。
怜汝起予秋月篇,我衰安得笔如椽。
但使樽中常有酒,不辞坐上更无毡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早霜

    读音:zǎo shuāng

    繁体字:早霜

    英语:first injurious frost

    意思:
     1.霜期之前或霜期之初所降的霜。
      ▶汉·焦赣《易林•需之咸》:“早霜晚雪,伤害禾麦

  • 高秋

    读音:gāo qiū

    繁体字:高秋

    意思:
     1.天高气爽的秋天。
      ▶南朝·梁·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四一:“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旅吟还有伴,沙

  • 摇落

    读音:yáo luò

    繁体字:搖落

    英语:shakedown

    意思:(摇落,摇落)
    凋残,零落。
      ▶《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北周·庾信

  • 桂丛

    读音:guì cóng

    繁体字:桂叢

    意思:(桂丛,桂丛)

     1.桂树林。多指隐居之地。
      ▶明·林云凤《题申维久蕉隐》诗:“招隐曾闻有桂丛,君今何事隐蕉中。”
     
     2.指月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