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 颇令山海藏国用,乃见县官恤民深。

颇令山海藏国用,乃见县官恤民深。

意思:颇令山海藏国家使用,就见官府抚恤百姓深。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寄上叔父夷仲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归乡和民生问题,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首句“艰难闻道有归音,部曲霜行璧月沉”描绘了艰难的时局中,听到有人将要归乡的消息,令人欣喜。而“部曲霜行”又给人一种肃杀之感,仿佛秋天的霜降使月亮也沉了下去,象征着生活的艰辛。 “王春正月调玉烛”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使星万里朝天心”则表达了国家对统一天下的决心和信心。 “颇令山海藏国用,乃见县官恤民深”表达了诗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他指出,国家的政策应该更多地考虑人民的利益,只有关心民生,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经心陇蜀封疆守,必有人材备访寻”则表达了诗人对边境守卫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了国家在人才发掘上的用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主题鲜明,既有对时局的忧虑,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艰难闻道有归音,部曲霜行璧月沉。
王春正月调玉烛,使星万里朝天心。
颇令山海藏国用,乃见县官恤民深。
经心陇蜀封疆守,必有人材备访寻。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恤民

    读音:xù mín

    繁体字:恤民

    意思:谓忧虑人民的疾苦。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恤民不倦。”
      ▶《后汉书•陈蕃传》:“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驱禽除路之役,非圣贤恤民之意也。”

  • 国用

    读音:guó yòng

    繁体字:國用

    英语:national expenditures

    意思:(国用,国用)

     1.国家的费用或经费。
      ▶《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

  • 县官

    解释

    县官 xiànguān

    (1) [county magistrate]∶县的地方长官

    县官急索租。——唐· 杜甫《兵车行》

    县官日有禀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

  • 山海

    读音:shān hǎi

    繁体字:山海

    意思:
     1.山与海。
      ▶《史记•吴王濞列传论》:“﹝吴王﹞能薄赋歛,使其众,以擅山海利。”
      ▶晋·卢谌《赠刘琨》诗:“每凭山海,庶觌高深。”
      ▶宋·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