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和子瞻濠州七绝四望亭》
唐史不闻刘嗣之,空传短李旧歌诗。
唐史不闻刘嗣之,空传短李旧歌诗。
意思:
唐史并不知道刘继承的,空中传短李旧歌诗。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和子瞻濠州七绝四望亭》
全文赏析
大和中郡守刘嗣之立李绅为之记。今亭废矣。
相关句子
唐史不闻刘嗣之,空传短李旧歌诗。
--
出自《和子瞻濠州七绝其六四望亭》作者:[宋]苏辙
唐史传孝义,颇记张刘李。
--
出自《德清孙氏和乐秀明堂》作者:[宋]牟巘
功书唐史满,名到虏庭偏。
--
出自《赠王将军》作者:[唐]无可
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
出自《渝州寄王道矩》作者:[宋]苏轼
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
--
出自《威惠庙》作者:[宋]吕璹
唐史上头功第一,春风双节好朝天。
--
出自《寄贺田侍中东平功成》作者:[唐]王建
长歌诗。
--
出自《长相思·村姑儿》作者:[宋]蔡伸
零落歌诗遍两川。
--
出自《夜登白帝城楼怀少陵先生》作者:[宋]陆游
渔父得意归,歌诗等闲发。
--
出自《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一·湖山》作者:[宋]范仲淹
熏风行应律,湛露即歌诗。
--
出自《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作者:[唐]杜甫
歌诗甯择,请饮相鼠。
--
出自《龙山补亡》作者:[宋]苏轼
歌诗与文赋,铮铮人口讽。
--
出自《故殿中侍御史荥阳郑公》作者:[宋]王禹偁
咏以歌诗,协之鼓钟。
--
出自《郊庙朝会歌辞绍熙元年恭上寿星圣皇太后至尊》作者:[隋]佚名
咏以歌诗,协之鼓钟。
--
出自《郊庙朝会歌辞绍熙元年恭上寿星圣皇太后至尊》作者:[隋]佚名
愚不闻焉。
--
出自《矫志诗》作者:[魏晋]曹植
浓睡不闻钟。
--
出自《木阑花慢》作者:[元]邢叔亨
浓睡不闻钟。
--
出自《木阑花慢》作者:[元]邢叔亨
不闻郎马嘶。
--
出自《河传·湖上》作者:[唐]温庭筠
呼子子不闻。
--
出自《挽歌诗》作者:[魏晋]陆机
神如在,声不闻。
--
出自《郊庙歌辞·周宗庙乐舞辞·章德舞》作者:[汉]汉乐府
都缘是,不闻道。
--
出自《瑞鹤仙·霁天风露好》作者:[宋]史浩
不闻钟鼓传。
--
出自《月宫春·柳娇花妒燕莺喧》作者:[宋]韩淲
阿喇喇,闻不闻。
--
出自《偈十三首》作者:[宋]释法泰
(太和中刺史刘嗣之立,李绅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过濠,为作记。
--
出自《濠州七绝 四望亭》作者:[宋]苏轼
橐签之空,枢机之活。
--
出自《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作者:[宋]释正觉
对之空叹嗟,楼阁重晚照。
--
出自《次韵叔原会寂照房》作者:[宋]黄庭坚
大鱼食小鱼,陂池为之空。
--
出自《杂诗(三十三首)》作者:[明]刘基
我惜为徒卒,对之空伤悲。
--
出自《从军行(八首。并序)》作者:[明]罗颀
至理竟未解,对之空太息。
--
出自《千顷山》作者:[宋]章槱
感叹将谓谁,对之空咄咄。
--
出自《同观陈十六史兴碑》作者:[唐]高适
诗句原文
唐史不闻刘嗣之,空传短李旧歌诗。
高亭毁尽唯存记,犹有区区父老知。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歌诗
读音:
gē shī
繁体字:
歌詩
意思:
(歌诗,歌诗)
1.咏唱诗篇。
▶《左传•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杜预注:“歌古诗,当使各从义类。”
▶《墨
歌诗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