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和》 十分春色九分残,计日追游至夜阑。

十分春色九分残,计日追游至夜阑。

意思:十分春色九分残,计算时间一直游到夜深。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再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春日即事》,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致观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生活的感慨。 首句“十分春色九分残”,直接点明春天的短暂和易逝,给人以强烈的印象。第二句“计日追游至夜阑”则表达了时间的宝贵和人们应当珍惜春光的美好愿望。 “月照馀花光烛烛,露垂新叶影团团”这两句是对春天的具体描绘。月光下的花朵如同被照亮的蜡烛,而露水滴在叶子上,形成一片片清新的影子,给人以清雅、宁静的感觉。 “壅焙萱背尤宜厚,汲引荷池莫放乾”这两句则是对春天植物的特别关注,提醒人们要关心植物的生长,不要让它们枯萎。 最后,“看即熏风催暑景,要须佳玩两三般”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夏天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分春色九分残,计日追游至夜阑。
月照馀花光烛烛,露垂新叶影团团。
壅焙萱背尤宜厚,汲引荷池莫放乾。
看即熏风催暑景,要须佳玩两三般。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夜阑

    读音:yè lán

    繁体字:夜闌

    英语:late at night

    意思:(夜阑,夜阑)
    夜残;夜将尽时。
      ▶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 春色

    读音:chūn sè

    繁体字:春色

    英语:spring scenery

    意思:
     1.春天的景色。
      ▶南朝·齐·谢朓《和徐都曹》:“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宋·叶绍

  • 十分

    读音:shí fēn

    繁体字:十分

    短语:老 好 坏 不行 雅 稀 殊 生 很 那个 百般 深 蛮 挺 可怜 慌 杀 酷 死去活来 充分 煞 异常 不胜 怪 不得了 好生 良 百倍 绷 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