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召伯祠》 优哉听讼日,斯民歌乐康。

优哉听讼日,斯民歌乐康。

意思:优秀的听讼天,百姓歌唱快乐又健康。

出自作者[宋]李处权的《召伯祠》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周召为主题,表达了对古代贤臣周公和召公的敬仰和追思。诗中通过对周公和召公的赞扬,表达了对仁政的追求和对人民福祉的关心。 首联“我行出陕右,来升召公堂。叹公不可作,祗令吾道伤。”描绘了诗人行至召公故里时的感慨,对周召二公的逝去感到惋惜,对他们的离去对“我”的治道造成了伤害感到痛心。 颔联“优哉听讼日,斯民歌乐康。”描绘了周公和召公处理政务的场景,人民歌唱着安乐,表达了二公仁政的成果。 颈联“善教被南国,美荫余甘棠。”用甘棠树荫比喻二公的德政,被人民世世代代歌颂。 尾联“再拜仰公像,冠佩犹煌煌。”诗人对周公和召公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对他们遗像的敬畏。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周公和召公的追思,表达了对古代贤臣的敬仰和对仁政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民福祉的关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行出陕右,来升召公堂。
叹公不可作,祗令吾道伤。
优哉听讼日,斯民歌乐康。
善教被南国,美荫余甘棠。
惟公与周公,左右相成王。
孰知二公心,千载惟苍苍。
人不学二南,其蔽犹面墙。
先圣垂此言,下士其可忘。
太史述世家,源深者流长。
公泽亦至今,风烈殊未央。
再拜仰公像,冠佩犹煌煌。
徘徊不能去,泪落征衣裳。

关键词解释

  • 听讼

    读音:tīng sòng

    繁体字:聽訟

    英语:hearing

    意思:(听讼,听讼)
    听理诉讼;审案。
      ▶《论语•颜渊》:“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尚书大传》卷

  • 乐康

    读音:lè kāng

    繁体字:樂康

    意思:(乐康,乐康)
    安乐。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汉·傅毅《舞赋》:“腾觚爵之斟酌兮,漫既醉其乐康。”
      ▶五代

  • 民歌

    读音:mín gē

    繁体字:民歌

    短语:

    英语:folk song

    意思:民间文学的一种。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民歌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