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兴》 晓看雁阵惊秋晚,夜听鹤声知月明。

晓看雁阵惊秋晚,夜听鹤声知月明。

意思:晓看雁阵惊秋晚,夜里听见鹤声知道明。

出自作者[宋]高翥的《秋兴》

全文创作背景

宋高翥的《秋兴》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二是当时的社会环境。 1. 从作者的生活经历来看,高翥在晚年时期生活困苦,漂泊无依。他亲身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和寂寥,这种生活体验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从社会环境来看,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堪忧。这种社会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翥的创作,使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综上所述,高翥的《秋兴》是在他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创作出来的,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感受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去无心世事轻,但从景物略关情。
晓看雁阵惊秋晚,夜听鹤声知月明。
石鼎煮茶论水品,土墙题字记花名。
出门更自有真乐,閒向通衢稳步行。
作者介绍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关键词解释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惊秋

    读音:jīng qiū

    繁体字:驚秋

    意思:(惊秋,惊秋)

     1.秋令蓦地来到。
      ▶唐·韦应物《府舍月游》诗:“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
      ▶唐·无名氏《落叶赋》:“见一叶之已落,感四序之惊秋

  • 雁阵

    读音:yàn zhèn

    繁体字:雁陣

    英语:flying formation of geese

    意思:(雁阵,雁阵)
    成列而飞的雁群。
      ▶唐·王勃《滕王阁诗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

  • 晚夜

    读音:wǎn yè

    繁体字:晚夜

    意思:夜晚。
      ▶《醒世姻缘传》第九八回:“我一向敬重你,每见你晚夜时候从土地庙经过,都有两盏纱灯迎送,所以知你是个贵人。”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