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太师中书令鲁国曾宣靖公挽词二首》 璧宫人去水潺潺,帝辇空临泪一潸。

璧宫人去水潺潺,帝辇空临泪一潸。

意思:璧宫人离开水潺潺,皇帝车空到眼泪一说着。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赠太师中书令鲁国曾宣靖公挽词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璧宫人去水潺潺,帝辇空临泪一潸。》是一首描绘古代宫殿、帝王生活和历史变迁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首联“璧宫人去水潺潺,帝辇空临泪一潸。”描绘了宫殿的宏伟和寂静,以及帝王的离去带来的空寂感。璧宫是古代宫殿的常见名称,人去楼空,只有水潺潺的声音,更显出宫殿的寂静和冷清。而帝辇空临,则表达了帝王离去后的空寂和凄凉。泪一潸,暗示了帝王离去的不舍和感慨。 颔联“白玉芦樽陪庙食,黄金洒翰落碑颜。”描述了宫殿中的器物,如白玉的酒樽陪伴着庙里的祭品,黄金洒落的碑文记录着过往的历史。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华贵的酒樽和普通的庙食相对比,将黄金洒落的碑文与无人问津的璧宫相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宫殿的冷清和历史的沉淀。 颈联“星辰掩霭移天上,桃李芬芳满世间。”描绘了宫殿内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星辰闪烁在天际,象征着历史的辉煌和荣耀;而桃李却在世间绽放芬芳,象征着人间的繁华和美好。这两句诗巧妙地表达了历史的长河中,辉煌与平凡并存,美好与沧桑交织。 尾联“门外沙堤何日尽,只应阴施在银山。”描绘了宫殿门外的景象,沙堤无尽,暗示着历史的延续和变迁。阴施在银山,则表达了恩泽的延续和影响深远。这里的“银山”可能是指金山银海的富饶之地,也可能象征着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宫殿的宏伟、历史的沉淀、人间的繁华和恩泽的延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璧宫人去水潺潺,帝辇空临泪一潸。
白玉芦樽陪庙食,黄金洒翰落碑颜。
星辰掩霭移天上,桃李芬芳满世间。
门外沙堤何日尽,只应阴施在银山。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潺潺

    读音:chán chán

    繁体字:潺潺

    短语:涓涓

    英语:rill

    意思:
     1.水流貌。
      ▶三国·魏·曹丕《丹霞蔽日行》:“谷水潺潺,木落翩翩。”

  • 璧宫

    读音:bì gōng

    繁体字:璧宮

    意思:(璧宫,璧宫)
    用美玉装饰的宫殿。
      ▶唐·殷尧藩《汉宫词》之一:“成帝夫人泪满怀,璧宫相趁落空阶。”

    解释:1.用美玉装饰的宫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