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鄱阳皮录事》 三世青毡传旧物,十年黄绶欢徒劳。

三世青毡传旧物,十年黄绶欢徒劳。

意思:三代青毡传旧物品,十年黄绶欢徒劳。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鄱阳皮录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远离繁华都市的乡村或山野,面对着苍茫的松陵和田园风光,回想起家族的历史,感叹自己的遭遇,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深思考。 首联“松陵遗集占风骚,故国田园没海涛”,描绘了松陵遗集的风骚气息,以及故国的田园被海涛淹没的景象。这里既表达了对先祖的怀念,也描绘了乡村的独特风情,同时寓含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颔联“三世青毡传旧物,十年黄绶欢徒劳”,表达了家族传承的悠久和不易,同时也表达了十年为官生涯的劳苦和无奈。这一联既体现了作者对家族历史的深深思考,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颈联“谢塘春草侵魂梦,潘县秋霜入鬓毛”,描绘了作者在谢塘的乡村生活,春草侵扰梦境,潘县的秋霜染白鬓发。这里既有对乡村生活的描绘,也有对年华老去的感慨。 尾联“鄱水黄金漫如粟,想君终不染脂膏”,鄱水的黄金般的水面如同丰收的粟粒,想到您一定不会受世俗脂粉的污染。这一联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松陵、田园、家族、生活、年华等元素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深深的感慨和思考。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松陵遗集占风骚,故国田园没海涛。
三世青毡传旧物,十年黄绶欢徒劳。
谢塘春草侵魂梦,潘县秋霜入鬓毛。
鄱水黄金漫如粟,想君终不染脂膏。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三世

    读音:sān shì

    繁体字:三世

    英语:sansei

    意思:
     1.指祖孙三代。
      ▶《礼记•曲礼下》:“去国三世。”
      ▶郑玄注:“三世,自祖至孙。”
      ▶《论语

  • 旧物

    读音:jiù wù

    繁体字:舊物

    英语:past heritage

    意思:①先代的遗物,特指典章文物。②指原有的国土光复~。

    近义词: 手泽、遗泽、遗物

  • 徒劳

    读音:tú láo

    繁体字:徒勞

    短语:纸上谈兵 枉费 干 白搭 白 徒劳无益 贼去关门 海底捞月 一事无成 虚 瞎 望梅止渴 隔靴搔痒 画饼充饥 水中捞月 徒劳无功 徒 扬汤止沸 乏 缘木求鱼 问道于盲

  • 青毡

    读音:qīng zhān

    繁体字:青氈

    意思:(青毡,青毡)

     1.青色毛毯。
      ▶三国·魏·曹操《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锦裘二领……青毡床褥三具。”
      ▶唐·白居易《偶眠》诗:“妻教卸乌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