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喜晴卧溪曲,群牛互斗残我竹。
意思:牧童躺在溪流曲折喜欢晴天,一群牛互斗残害我竹。
出自作者[宋]李复的《牧童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生动的乡村生活场景:牧童在溪边安逸地休憩,牛群互相争斗,甚至啃食园中的竹子,而老翁则不得不应对这一系列的混乱。诗中通过对这一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同时也揭示了人与动物、老人与青年之间的微妙关系。
首句“牧童喜晴卧溪曲,群牛互斗残我竹”便将读者带入了这个场景。牧童在溪边安逸地休憩,而牛群则在竹林中争斗,甚至啃食竹子。这不仅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常态,也暗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与冲突。
“惊起旁行不肯来,闻呼却走如生鹿”描绘了牧童被惊扰后的反应。他被惊起后,并未立即回到原来的位置,而是像一只生灵一样,听到呼喊后才慢慢回来。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了牧童的纯真和活泼。
接下来的诗句“园夫奋詈辱其翁,老翁操箠自驱逐。牛奔冲狂乱坏篱,补篱更剪溪边木。”则描绘了更为紧张的情节。园夫因牛群的破坏而辱骂老翁,老翁则拿起鞭子驱逐它们。牛群狂奔乱冲,破坏篱笆,老翁修补篱笆并修剪溪边的树木。这些情节展示了人与动物、老人与青年之间的冲突和对抗,同时也揭示了乡村生活的艰辛和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生动的乡村生活场景,通过牧童、牛群、老翁等角色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同时也揭示了人与动物、老人与青年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生动的细节,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