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齐安早秋》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意思:思家正感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齐安早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季节的变化,以及诗人对家乡和前程的深深思虑。首联“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与惊讶,同时以“砧杵风来”点出了秋天的气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以高鸟飞过和征帆落下两个动态的场景,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郁的气氛。 颈联“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则通过“思家”、“叹江南景”和“听角含塞北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北方边塞生活的回忆,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尾联“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在这句中,诗人用“沾襟”表达了内心的悲伤与迷惘,用“念岐路”和“不知何处是前程”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塞北

    读音:sài běi

    繁体字:塞北

    英语:north to the Great Wall; beyond the Great Wall

    意思: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后汉书•袁安

  • 江南

    读音:jiāng nán

    繁体字:江南

    英语:south of the River

    意思:
     1.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汉以前一般指今湖北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湖南省、江西省一带;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