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胡季昭谪象郡》 论事是小异,处心应略同。

论事是小异,处心应略同。

意思:论事是小的差异,处心应大致相同。

出自作者[宋]杜丰的《送胡季昭谪象郡》

全文赏析

《送胡季昭谪象郡》是宋代诗人杜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杜丰为好友胡季昭送行所作,表达了对胡季昭的深切关怀和对其遭遇的同情。 首句“老母别儿啼路隅”,以母亲与儿子分别的场景开篇,暗示了胡季昭被贬谪的悲痛。这里的“老母”形象代表了胡季昭的母亲,而“儿啼”则表现了胡季昭离别时的悲伤。这种情感的渲染,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胡季昭离别时的心境。 第二句“世人那得见澄清”,表达了作者对胡季昭清白无辜的肯定。这里的“世人”泛指当时的社会大众,而“澄清”则暗示了胡季昭的清白。这句话既是对胡季昭的赞美,也是对社会现实的讽刺,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第三句“五年同此官联事”,回顾了胡季昭与作者共同担任官职的时光。这里的“五年”是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而“同此官联事”则表示两人在同一时期担任相同的官职。这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两人深厚的友谊。 第四句“池口风烟入梦思”,以池口的风烟景象作为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胡季昭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池口”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风烟”则是一种抽象的景象。这句话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传达了作者对胡季昭的牵挂之情。 整首诗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诗句,展现了作者对胡季昭的深厚友谊和对其遭遇的同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庐陵一小郡,百岁两胡公。
论事是小异,处心应略同。
有书莫焚稿,无恨岂伤弓。
病愧不远别,写诗霜月中。

关键词解释

  • 异处

    读音:yì chù

    繁体字:異處

    意思:(异处,异处)
    I
    指分居。
       ▶唐·韩愈《顺宗实录四》:“城孝友,不忍与其弟异处,皆不娶,给侍终身。”
    II
    在不同地方。
       ▶《孔丛子

  • 略同

    亦作“畧同”。大致相同。《汉书·平当传》:“﹝ 平当 ﹞文雅虽不能及 萧望之 、 匡衡 ,然指意略同。”《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徽 甚异之,称 统 当为 南州 士之冠冕”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 淄青 、 恒冀 两道,与 蔡州 气类略同。”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黄少保才识》:“公所对与其所预计畧同,以是尤敬服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