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道士参寥》 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

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

意思:蜀琴长时间不玩,玉匣细尘生。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赠道士参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琴为主题,通过琴的琴弦的脆断,表达了作者对知音的渴望和无奈。 首联“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诗人描绘了琴的琴弦已经生锈,被尘封在匣子里的情景。这似乎暗示着作者已经很久没有抚琴了,琴弦也因此变得脆弱。这一联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琴的落寞和尘封。 颔联“丝脆弦将断,金徽色尚荣”,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琴弦的脆弱,即将断裂,而琴上的徽记仍然闪耀着光芒。这一联通过琴弦的脆断和琴徽的荣光,表达了作者对琴的珍视和惋惜。 颈联“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诗人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但现实却是世人的无知和轻视。这一联揭示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悲凉。 尾联“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诗人以钟子期和伯牙的故事为喻,表达了如果没有遇到知音,那么再好的音乐也无人能欣赏。这一联再次强调了作者对知音的渴望和无奈。 整首诗以琴为主题,通过琴弦的脆弱、徽记的光荣、知音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知音的渴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人的无知和轻视的不满和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
丝脆弦将断,金徽色尚荣。
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
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蜀琴

    读音:shǔ qín

    繁体字:蜀琴

    意思:汉·蜀郡·司马相如所用的琴。相传相如工琴,故名。亦泛指蜀中所制的琴。
      ▶唐·李白《长相思》诗:“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絃。”
      ▶前蜀·韦庄《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

  • 弄玉

    读音:nòng yù

    繁体字:弄玉

    意思:人名,相传为春秋·秦穆公女,嫁善吹箫之萧史,日就萧史学箫作凤鸣,穆公为作凤台以居之。后夫妻乘凤飞天仙去。事见汉·刘向《列仙传》。
      ▶北周·庾信《荡子赋》:“罗敷总髮,弄玉初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