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昔游诗》 扬舲下大江,日日风雨雪。

扬舲下大江,日日风雨雪。

意思:扬舲下大江,天天风雨雪。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昔游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扬舲下大江,日日风雨雪》是一首描绘旅人在大江上遭遇风雪天气,留滞孤舟十日的情景的诗。诗中描绘了作者身处困境的感受,以及与同舟共济的士人一同面对困难的精神状态。 首段描绘了风雪交加的恶劣环境,冰封的岸边和雪深如城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中描绘了同舟士人的坚韧精神,尽管面临危险,他们仍然勇敢地面对困境。 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攀援始得上,垃圾人见接”,形象地描绘了攀冰的情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荒村寒苦百姓的同情,以及对波神祭祀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描绘旅人的困境和坚韧精神,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人性的洞察。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旅人在大江上遭遇风雪天气,坚韧面对困境的佳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扬舲下大江,日日风雨雪。
留滞鳌背洲,十日不得发。
岸冰一尺厚,刀剑触舟楫。
岩雪一丈深,屹如玉城堞。
同舟二三士,颇壮不恐慑。
蒙毡闭篷卧,波里任倾攧。
晨兴视毡上,积雪何皎洁。
欲上不得梯,欲留岸频裂。
攀援始得上,垃圾人见接。
荒村三两家,寒苦衣食缺。
买猪祭波神,入市路已绝。
如今得安坐,闲对妻儿说。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大江

    长江 。《楚辞·九歌·湘君》:“望 涔阳 兮极浦,横 大江 兮扬灵。”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 钟山 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 大江 。”

    读音:dà jiāng

  • 日日

    读音:rì rì

    繁体字:日日

    意思:每天。
      ▶《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花边文学•偶感》:“无

  • 风雨

    读音:fēng yǔ

    繁体字:風雨

    英语:wind and rain; the trials and hardships; wind an rain

    意思:(风雨,风雨)

     1.风和雨。

  • 扬舲

    读音:yáng líng

    繁体字:揚舲

    意思:(扬舲,扬舲)
    犹扬帆。
      ▶南朝·梁·刘孝威《蜀道难》诗:“戏马登珠界,扬舲濯锦流。”
      ▶唐·杜甫《别蔡十四着作》诗:“扬舲洪涛间,仗子济物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