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舟行 江州路上作。》 帆影日渐高,闲眠犹未起。

帆影日渐高,闲眠犹未起。

意思:船帆影日渐高,闲睡还不起。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舟行 江州路上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帆影日渐高,闲眠犹未起》是一首描绘悠闲生活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人在船上悠闲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首先,诗中描绘了帆影日渐高这一自然景象,暗示着船只正在航行。而“闲眠犹未起”则描绘了船上的人在早晨的悠闲睡眠,表现出一种轻松和舒适。这种生活状态让人感到羡慕和向往。 接着,“起问鼓枻人,已行三十里”一句,诗人询问了船夫,得知船已经航行了三十里,表现出船上的人对船只的行驶速度感到惊讶和欣喜。这也暗示了船上的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一句,描绘了船上的人在船头烹饪美食的场景,表现出一种生活的乐趣和满足感。这里烹饪的是红鲤鱼,色彩鲜艳,让人垂涎欲滴。 “饱食起婆娑,盥漱秋江水”一句,描绘了船上的人饱餐一顿后的悠闲动作,表现出一种满足和自在的感觉。而“盥漱秋江水”则表现出船上的人对自然环境的亲近和欣赏。 最后,“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表现出一种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人在船上悠闲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喜爱。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帆影日渐高,闲眠犹未起。
起问鼓枻人,已行三十里。
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
饱食起婆娑,盥漱秋江水。
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
何况不失家,舟中载妻子。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帆影

    读音:fān yǐng

    繁体字:帆影

    意思:
     1.指帆船去远而模煳的形象。
      ▶唐·李峤《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诗:“岸迴帆影疾,风逆鼓声迟。”
      ▶明·高启《次韵杨礼曹秋日见赠》:“远江帆影秋芜外,故

  • 日渐

    读音:rì jiàn

    繁体字:日漸

    意思:(日渐,日渐)

     1.每天渐进。
      ▶《庄子•人间世》:“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成玄英疏:“日将渐积之德,尚不能成,况乎鸿范圣明,如何可望也!”北魏·宗

  • 高闲

    读音:gāo xián

    繁体字:高閑

    意思:(高闲,高闲)
    清高闲适。
      ▶唐·孟郊《忆周秀才素上人时闻各在一方》诗:“浮云自高闲,明月常空净。”
      ▶宋·王禹偁《高闲》诗:“谪居滁上欲何为,唯把高闲度岁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