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夷陵夜泊》 一曲巴歌半江月,便应消得二毛生。

一曲巴歌半江月,便应消得二毛生。

意思:一曲巴唱半江月,就应该消失得二毛生。

出自作者[唐]崔涂的《夷陵夜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远行的感慨。 首句“家依楚塞穷秋别”,直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诗人与家人告别于楚塞之地,这是在深秋的时节,秋天的景色和离别的氛围相互交织,给人以深深的哀愁。 “身逐孤舟万里行”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远行的艰辛。他乘着一叶孤舟,漂泊万里,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迷茫。 “一曲巴歌半江月”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一曲凄美的巴歌在江月下回荡,歌声和月色相互映照,更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便应消得二毛生”一句,诗人用典故表达了对远行的感慨。“二毛”指的是头发花白,这里代指衰老。这句诗表达了远行会带来的疲惫和衰老,也表达了对未知的担忧和恐惧。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离别的描绘和对远行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恐惧。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即使面临困难和未知,也要勇往直前。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家依楚塞穷秋别,身逐孤舟万里行。
一曲巴歌半江月,便应消得二毛生。
作者介绍
崔涂[唐](约公元887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朝江南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关键词解释

  • 江月

    读音:jiāng yuè

    繁体字:江月

    意思:
     1.江面上空的月亮。
      ▶南朝·梁·何逊《宿南洲浦》诗:“违乡已信次,江月初三五。”
      ▶唐·张说《赠赵侍御》诗:“夜楼江月入,朝幌山云捲。”
      

  • 一曲

    读音:yī qǔ

    繁体字:一曲

    意思:I

     1.水流弯曲处。
       ▶《诗•魏风•汾沮洳》:“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刘禹锡《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 得二

    读音:dé èr

    繁体字:得二

    意思:
     1.谓善于凭借正反两方面的条件,及时因势利导,以达目的。二,指阴、阳。亦具体指吉与凶、善与恶、得与失等。语本《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孔颖达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