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声声慢·迎门高髻》 迎门高髻,倚扇清吭,娉婷未数西州。

迎门高髻,倚扇清吭,娉婷未数西州。

意思:迎门高发髻,倚扇清喉咙,娉婷没有几个西州。

出自作者[宋]王沂孙的《声声慢·迎门高髻》

全文创作背景

《声声慢·迎门高髻》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节日习俗和作者的经历有关。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而这首词则是以作者的视角描述这一习俗,通过宫女的外貌和内心活动,展现了深宫寂寥、宫女哀怨的情景,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于宫女命运的同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迎门高髻,倚扇清吭,娉婷未数西州。
浅拂朱铅,春风二月梢头。
相逢靓妆俊语,有旧家、京洛风流。
断肠句,试重拈彩笔,与赋闲愁。
犹记凌波欲去,问明榼罗袜,却为谁留。
枉梦相思,几回南浦行舟。
莫辞玉樽起舞,怕重来、燕子空楼。
谩惆怅,抱琵琶、闲过此秋。
作者介绍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

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姜)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如《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在宋末格律派词人中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

词集《碧山乐府》,一称《花外集》,收词60余首。主要词作有《天香·龙涎香》、《齐天乐·蝉》、《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眉妩·新月》、《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等

关键词解释

  • 西州

    读音:xī zhōu

    繁体字:西州

    意思:
     1.古城名。
      ▶东晋置,为扬州刺史治所。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晋·谢安死后,羊昙醉至西州门,恸哭而去,即此处。事见《晋书•谢安传》。后遂用为典实。

  • 娉婷

    读音:pīng tíng

    繁体字:娉婷

    短语:婀娜 翩翩 亭亭

    英语:graceful

    意思:
     1.姿态美好貌。
      ▶汉·辛延年《羽林郎》诗:“不意金吾子

  • 迎门

    引用解释

    1.迎候于门。语出《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革忡忡” 汉 郑玄 笺:“诸侯燕见天子,天子必乘车迎于门。” 唐 韩愈 《平淮西碑》:“ 蔡 之卒夫,投甲呼舞; 蔡 之妇女,迎门笑语。”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 黄子常 《卖花声》词云:……迎门争买,早斜簪云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女迎门而劝,令

  • 高髻

    读音:gāo jì

    繁体字:高髻

    意思:高绾之髮髻。
      ▶《后汉书•马廖传》:“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
    高髻
     补证条目

  • 倚扇

    读音:yǐ shàn

    繁体字:倚扇

    意思:即萐甫。古时视为瑞草。
      ▶《宋书•符瑞志下》:“昔在放勋,历荚数朝。降及重华,倚扇清庖。”
      ▶《宋书•符瑞志下》:“萐甫,一名倚扇,状如蓬,大枝叶小,根根如丝,转而成风

  • 清吭

    读音:qīng kēng

    繁体字:清吭

    意思:清亮的鸣声。
      ▶宋·梅尧臣《次答郭功甫》:“江南有嘉禽,乘春弄清吭。”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