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悲愤诗》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意思:海内兴起正义的军队,想一起讨伐不吉利。

出自作者[魏晋]蔡琰的《悲愤诗》

全文创作背景

蔡琰的《悲愤诗》创作背景是她在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离开匈奴回汉之后所写的。蔡琰在东汉兴平年间,天下大乱,被胡人所掳,被迫嫁给南匈奴左贤王,并在匈奴地方生活了十二年,生下两个孩子。后来,曹操与蔡琰之父蔡邕交好,同情蔡邕没有子嗣,就派遣使者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让她再嫁给董祀。蔡琰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于是写下了这首《悲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疆。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机徵间,辄言毙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作者介绍 蔡琰简介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关键词解释

  • 兴义

    读音:xīng yì

    繁体字:興義

    意思:(兴义,兴义)

     1.崇尚道义。
      ▶《管子•问》:“爵授有德,则大臣兴义。”
     
     2.犹起义。
      ▶《新唐书•杜伏威传》:“天下共苦隋

  • 海内

    读音:hǎi nèi

    繁体字:海內

    短语:境内

    英语:within the country

    意思:(海内,海内)
    国境之内,全国。古谓我国疆土四面临海,故称。
     

  • 不祥

    读音:bù xiáng

    繁体字:不祥

    短语:不幸 背时 晦气 倒霉 丧气 倒运 困窘 恶运 背

    英语:ominous

    意思:
     1.不吉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