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灞陵战叟》 官竟不封右校尉,斗曾生挟左贤王。

官竟不封右校尉,斗曾生挟左贤王。

意思:官竟然不封右校尉,斗曾生挟持左贤王。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灞陵战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悲愤和感伤的基调,描绘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深思考。 首句“剑刓秋水鬓梳霜,回首胡天与恨长。”描绘了诗人的形象,手中握剑,鬓发如霜,回首往事,恨意绵长。这是一个典型的悲壮英雄形象,让人联想到古时的侠客和英勇的战士。在这种情境下,诗人的情感被推向了高潮,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官竟不封右校尉,斗曾生挟左贤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愤慨和不平。他对于那些未能给予他更高官职的人感到失望和愤怒,同时也对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将领感到惋惜。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不公平待遇的抗议,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寻班超传空垂泪,读李陵书更断肠。”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他寻找班超的传记,泪水不禁落下;再读李陵的书信,更是心如刀绞。这里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今日灞陵陵畔见,春风花雾共茫茫。”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现实时的感慨。他站在灞陵桥畔,看着春风吹过,花雾迷茫,心中充满了茫然和无奈。这种描绘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同时也为整首诗画上了句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形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深思考。它以一种悲壮和感伤的基调,唤起了人们对英雄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剑刓秋水鬓梳霜,回首胡天与恨长。
官竟不封右校尉,斗曾生挟左贤王。
寻班超传空垂泪,读李陵书更断肠。
今日灞陵陵畔见,春风花雾共茫茫。
作者介绍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左贤王

    引用解释

    匈奴 贵族的高级封号。《史记·李将军列传》:“ 匈奴 左贤王将四万骑围 广 。”《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 唐 陶翰 《古塞下曲》:“射杀左贤王,归奏 未央殿 。”亦省称“ 左贤 ”。《魏书·袁翻传》:“ 呼韩 来朝,左贤入侍,史籍谓之盛事。” 南朝 梁 范云 《效古》诗:

  • 左贤

    读音:zuǒ xián

    繁体字:左賢

    意思:(左贤,左贤)
    见“左贤王”。

    解释:1.见\"左贤王\"。

    造句:暂无

  • 校尉

    读音:xiào wèi

    繁体字:校尉

    英语:field officer

    意思:军职名。据《史记》,秦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
      ▶《项羽本纪》载:项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又《张耳陈余列

  • 不封

    读音:bù fēng

    繁体字:不封

    意思:不聚土筑坟。
      ▶《易•繫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

    造句:暂无

  • 尉斗

    读音:wèi dòu

    繁体字:尉鬥

    意思:熨斗。
      ▶《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穆使浑奉尉斗于坚。”
      ▶胡三省注:“尉斗,今之熨斗。”

    解释:1.熨斗。

  • 贤王

    读音:xián wáng

    繁体字:賢王

    意思:(贤王,贤王)

     1.有德行的君王。
      ▶《孟子•尽心上》:“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
      ▶《新唐书•陆贽传》:“周宣中兴贤王也,吉甫文武贤臣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