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满江红·太极浑沦》 得一火、炼出个金刚,超天地。

得一火、炼出个金刚,超天地。

意思:得到一个火、炼出个金刚,超天地。

出自作者[元]王*的《满江红·太极浑沦》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太极浑沦,才开口、便分仁义》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它通过描绘“修道工夫”来表达对人生和宇宙的理解。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歌开篇就提出了“太极浑沦”的概念,这是对宇宙起源的一种描述。太极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表着宇宙的根本和起源。在这里,“太极浑沦”意味着宇宙的原始状态是混沌未分的,没有固定的形态和规则。 接着,“才开口、便分仁义”这句话,意味着在宇宙的原始状态中,已经开始分化出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如仁义。这表明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存在和作用,以及人类对道德和伦理的追求。 “清真支离,大道已废”这句话是对“仁义”的进一步阐述。清真指的是事物的本真状态,而支离则是形容事物被破坏或分裂的状态。在这里,作者认为人类对道德和伦理的追求会导致事物变得支离破碎,失去了本真的状态。而“大道已废”则是对这种追求的否定,表达了对人类道德伦理的反思和批判。 “世事机谋求愈远,人情往复相牵系”这两句诗描绘了人类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包括世事的纷繁复杂和人情之间的相互牵绊。这些现象表明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揭示了人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和对情感的依赖。 最后,“得一火、炼出个金刚,超天地”这句话表达了修道工夫的重要性。修道工夫是一种通过修炼身心来达到超脱物质世界和精神束缚的方法。在这里,“得一火”指的是修炼过程中的一个步骤或过程,“炼出个金刚”则是指通过修炼达到一种坚固不破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超越了物质世界和自然规律,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修道工夫”来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理解,强调了修道的重要性,以及对道德伦理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人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和对精神的依赖。这些主题对于理解人类存在和宇宙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太极浑沦,才开口、便分仁义。
把清真支离,大道已废。
世事机谋求愈远,人情往复相牵系。
都不如、收拾早回头,安心意。
是非场,急回避。
人我山,俱抛弃。
这修道工夫,专柔其气。
万物抽添明进退,神炉静默牢封闭。
得一火、炼出个金刚,超天地。

关键词解释

  • 一火

    引用解释

    1.一点灯光或火光。 唐 项斯 《江村夜泊》诗:“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 元 揭徯斯 《小孤山次韵》:“天昏一火明山半,石底犹疑有雷电。”

    2.一把火。 唐 吴融 《废宅》诗:“不独凄凉眼前事, 咸阳 一火便成原。” 郭沫若 《虎符》第四幕:“把这叛徒家里的人斩尽杀绝,把这叛徒的住宅一火而焚!”

    3.古

  • 金刚

    读音:jīn gāng

    繁体字:金剛

    英语:vajra

    意思:(金刚,金刚)

     1.即金刚石。因其极坚利,佛家视为希世之宝。
      ▶《大藏法数》卷四一:“梵语跋折罗,华言金刚。此

  • 天地

    读音:tiān dì

    繁体字:天地

    短语:世界 圈子 领域 小圈子 园地

    英语:(n) heaven and earth; world

    意思:
     1.天和地。指自

  • 得一

    读音:dé yī

    繁体字:得一

    意思:
     1.得道。
      ▶《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王弼注:“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