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逢谢师直》 把酒语君悲且喜,流光冉冉去无踪。

把酒语君悲且喜,流光冉冉去无踪。

意思:把酒话你悲又喜,流光冉冉去无踪。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逢谢师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岁南阳道中别,今向华亭水上逢。把酒语君悲且喜,流光冉冉去无踪。》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和对友人重逢的喜悦。 首句“昔岁南阳道中别”中,“南阳道中”暗示了诗人和友人曾经离别的地方和场景,而“昔岁”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诗人通过描绘过去在南阳道上的离别,为读者展示了过去的情感和经历,同时也为后面的“悲且喜”的情感铺垫打下基础。 “今向华亭水上逢”一句,诗人再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重逢的喜悦。华亭水上的重逢,不仅象征着过去离别的结束,也预示着未来友谊的延续。 “把酒语君悲且喜”一句,诗人通过“把酒”和“语君”两个动作,表达了与友人重逢时的欢乐和激动。而“悲且喜”的情感,则是对过去离别的反思和对未来友谊的期待。 最后,“流光冉冉去无踪”一句,诗人以流光的流逝象征时间的飞逝,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同时,“无踪”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把握未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和对友人重逢的喜悦,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把握未来。这首诗的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岁南阳道中别,今向华亭水上逢。
把酒语君悲且喜,流光冉冉去无踪。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冉冉

    读音:rǎn rǎn

    繁体字:冉冉

    短语:缓慢 迟缓 慢条斯理 徐 慢 暂缓 迟延 慢吞吞 款 磨蹭 悠悠 缓 迟滞

    英语:gradually

    意思:

  • 把酒

    读音:bǎ jiǔ

    繁体字:把酒

    英语:raise one\'s wine cup

    意思:
     1.手执酒杯。谓饮酒。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流光

    读音:liú guāng

    繁体字:流光

    英语:streamer

    意思:
     1.谓福泽流传至后世。
      ▶《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宋·罗大经《鹤林

  • 无踪

    引用解释

    见“ 无踪 ”。

    亦作“ 无踪 ”。 没有踪迹或踪影。 唐 张乔 《送僧雅觉归东海》诗:“鸟行来有路,帆影去无踪。” 宋 惠洪 《效李白湘中体》诗:“雁字初成春有信,烟鬟空好雨无踪。”《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张寅 ﹞被恶宦谋财害命……尸首无踪,滔天大变,万古奇冤。”

    读音:wú z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