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 昔乘野艇向湖上,泊岸去寻高士初。

昔乘野艇向湖上,泊岸去寻高士初。

意思:从前乘野艇向湖上,停泊岸边去寻高士初。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乘野艇向湖上,泊岸去寻高士初》是一首描绘诗人昔日乘船游览湖上,然后去拜访隐居之士的情景的诗。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高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欣赏。 首句“昔乘野艇向湖上”,诗人以一种宏大的视角,描绘了自己曾经在湖上乘船游览的情景。这里,“野艇”指的是诗人所乘的简陋的船只,“湖上”则展示了诗人的活动范围,既广阔又富有诗意。 “泊岸去寻高士初”,诗人并未满足于自己的游历,而是选择停船靠岸,去寻找那些隐居的高士。这一行动揭示了诗人的好奇心和对高士生活的向往。 “折竹压篱曾碍过,却寻松下到茅庐”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寻访过程。他发现竹子压住了篱笆,阻碍了他的前行,于是他选择绕过篱笆,去寻找那座茅庐。这一细节展示了诗人的细心和谦逊,他愿意尊重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不论他们是否是高士。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人文的欣赏,以及对高士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行动和观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性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乘野艇向湖上,泊岸去寻高士初。
折竹压篱曾碍过,却寻松下到茅庐。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高士

    读音:gāo shì

    繁体字:高士

    英语:profound scholar

    意思:
     1.志行高洁之士。
      ▶《墨子•兼爱下》:“吾闻为高士于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

  • 野艇

    读音:yě tǐng

    繁体字:野艇

    意思:指野船。
      ▶唐·张志和《渔父》诗:“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宋·梅尧臣《小村》诗:“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清·陈大章《戊子生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