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意思:在了解一个国家的法律,今天等明天你。

出自作者[唐]张说的《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全文赏析

这首诗《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是一首对孔子故里的赞美之诗。 首句“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中,“家”字巧妙地呼应了“孔圣”,强调了孔子故里的重要地位。“儒风蔼典坟”则描绘出儒家文化在邹鲁大地的深厚积淀,儒风浓郁,典籍丰富。 “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两句,形象地描绘出孔子故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龙骖,凤凰,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异动物,这里用来象征孔子的智慧与高尚品德。“回”、“咏”二字,生动地描绘出故居的繁荣景象,人们敬仰孔子,传承儒学,犹如凤凰涅槃,生生不息。 “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两句,进一步赞美了孔子故里的精神内涵。入室,出自《论语·雍也》中“鲤也潜夫自重,其出从庙,入户若此”,意为进入孔子的学问殿堂。这里用来形容对孔子学问的深入探索。神如在,则表达了对孔子精神的深深敬仰。升堂,出自《论语·先进》中“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意为对孔子学问的极高评价。这两句表达了对孔子学问的深入理解与崇高评价,同时也传达了对孔子精神的敬仰之情。 最后两句“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则是对孔子思想的赞美与期待。一王法,指的是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明君,则是指有德行的君主,代表着对明君的期待与对政治清明社会的向往。这两句表达了孔子思想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同时也传达了对未来政治清明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孔子故里的赞美,传达了对儒家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孔子思想的赞美与期待。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成语等语言形式,使得诗歌语言丰富、内涵深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
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
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
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

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张说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

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中书令,后被迫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关键词解释

  • 王法

    读音:wáng fǎ

    繁体字:王法

    短语:律 法律 法网 法 法规

    英语:law of the country

    意思:
     1.王朝的法令;国家的法令。
     

  • 明君

    读音:míng jūn

    繁体字:明君

    英语:wise king

    意思:
     1.贤明的君主。
      ▶《左传•成公二年》:“大夫为政,犹以众克,况明君而善用其众乎?”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

  • 今日

    读音:jīn rì

    繁体字:今日

    英语:today

    意思:
     1.本日;今天。
      ▶《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韩愈《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

  • 悬知

    读音:xuán zhī

    繁体字:懸知

    意思:(悬知,悬知)
    料想;预知。
      ▶北周·庾信《和赵王看伎》:“悬知曲不误,无事畏周郎。”
      ▶《太平广记》卷七一引《玄门灵妙记》:“法之效验,未敢悬知。”

  • 一王

    读音:yī wáng

    繁体字:一王

    意思:一代王朝。
      ▶《史记•太史公自序》:“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
      ▶《汉书•叔孙通传赞》:“叔孙通捨枹鼓而立一王之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