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

意思:禅家吐香灰烬,轻纱翠烟。

出自作者[唐]李颀的《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禅室、翠烟、青竹、红莲、星斗、双塔等意象,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深思考。 首句“禅室吐香烬”直接描绘了禅室中的场景,香烬在禅室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吐露着微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气氛。 “轻纱笼翠烟”一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轻纱般的雾气笼罩着翠绿的烟雾,给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感觉。 “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这两句则描绘了禅室周围的景色,长长的绳子悬挂着青竹,百尺高的红莲在水中轻轻摇曳,进一步丰富了禅室外的环境,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两句则描绘了禅室所处的位置,满天的星星闪烁着光芒,双塔玲珑剔透,与前面的景象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 “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含光待明,象征着生命在等待中坚韧不屈,也暗示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此别岂徒然,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是一首非常值得品味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
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
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
作者介绍
李颀(690?—751?),字、号均不详,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

关键词解释

  • 纱笼

    读音:shā lóng

    繁体字:紗籠

    意思:(纱笼,纱笼)

     1.纱制灯笼。
      ▶唐·白居易《宿东亭晓兴》诗:“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
      ▶宋·高观国《御街行•赋轿》词:“归来时晚,纱笼引道,

  • 禅室

    读音:chán shì

    繁体字:禪室

    英语:meditation hall

    意思:(禅室,禅室)
    犹禅房。佛徒习静之所。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傍危峰,立禅室。”
     

  • 翠烟

    读音:cuì yān

    繁体字:翠煙

    意思:(翠烟,翠烟)
    青烟;烟霭。
      ▶唐·孟郊《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碧濑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宋·秦观《望海潮》词:“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