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子华湖上书事》 画鹢凌空界,鸣鸥矫翠漪。

画鹢凌空界,鸣鸥矫翠漪。

意思:画只鹢鸟凌空世界,鸣鸥鸟张开翡翠漪。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和子华湖上书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清霜雕远木,潩水溢西陂》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优秀诗篇。 首联“清霜雕远木,潩水溢西陂。”描绘了清霜降临,远处的树木被雕琢得光秃秃的景象,与潩水溢出的美景形成对比。这一对比不仅展示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得失。同时,“潩水溢西陂”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为整首诗增添了活力。 “画鹢凌空界,鸣鸥矫翠漪。”颔联描绘了船只在水面上的景象,鹢鸟在天空中飞翔,鸥鸟在水中嬉戏。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水面的景象,同时也寓意着人们在生活中要像画鹢一样勇往直前,不畏困难,像鸣鸥一样奋发向上,追求自己的目标。 “菊残犹可折,竹密不容窥。”颈联借菊花和竹子来表达人生的哲理。菊花虽然凋谢,但仍可折其枝,象征着即使遭遇挫折,仍有机会重新开始;而竹子虽然茂密,但人们仍可寻找空隙窥视,象征着要善于抓住机会,勇于挑战。这两句诗寓意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放弃希望。 “物我同真际,谁当惮四知。”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这里“物我同真际”可以理解为作者认为万物本质是相同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和谐共生的向往。而“谁当惮四知”则表达了作者对道德和良心的敬畏,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遵循道德准则,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霜雕远木,潩水溢西陂。
画鹢凌空界,鸣鸥矫翠漪。
菊残犹可折,竹密不容窥。
物我同真际,谁当惮四知。
作者介绍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凌空

    读音:líng kōng

    繁体字:凌空

    短语:抬高 爬升

    英语:be high up in the air

    意思:高升到天空或耸立空中。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

  • 画鹢

    读音:huà yì

    繁体字:畫鷁

    意思:(画鹢,画鹢)
    《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鹢首,浮吹以娱。”
      ▶高诱注:“鹢,大鸟也。画其像着船头,故曰鹢首。”后以“画鹢”为船的别称。
      ▶南朝·陈·陈正见《泛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