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词》 先暖延和柳,曾无羯鼓催。

先暖延和柳,曾无羯鼓催。

意思:先暖延和柳,从来没有听催。

出自作者[宋]毛滂的《春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君恩破寒色,天笑觉春回。
先暖延和柳,曾无羯鼓催。》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君恩破寒色,天笑觉春回”,诗人以君王的恩泽比作破除寒冬的力量,将春天的回归比作天空的笑容,生动地描绘出君王的恩泽如同春日的暖阳,驱散了寒冷的阴影,使得世间重回春意盎然。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君王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世事的变迁和无常。 “先暖延和柳”,诗人以柳树的初暖象征春天的到来,形象地表达了季节的更替。这里的“先暖”与“曾无羯鼓催”形成对比,暗示了虽然有君王的恩泽,但是春天依然会如期而至,无需借助外力。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也蕴含了对世事变幻的感慨。 整首诗以季节更替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君恩的感激之情。诗中蕴含着深深的哲理,让人在欣赏诗歌的美感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真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恩破寒色,天笑觉春回。
先暖延和柳,曾无羯鼓催。
作者介绍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羯鼓

    读音:jié gǔ

    繁体字:羯鼓

    英语:a kind of drum used in ancient China

    意思:古代打击乐器的一种。起源于印度,从西域传入,盛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