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阎子常求琴弦》 先生三尺琴,断绝弦上音。

先生三尺琴,断绝弦上音。

意思:先生三尺琴,断了弦上音。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阎子常求琴弦》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哀思的诗,借由修复断琴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已逝事物的深深怀念与无法挽回的遗憾。 “先生三尺琴,断绝弦上音。”这两句诗描绘了一把断弦的琴,意味着美妙的音乐已经中断,先生曾经弹奏的美妙旋律不再。“断绝弦上音”不仅描述了琴的现状,也隐喻了一种失落,一种断绝,一种过去的美好不再重现的悲哀。 “欲求凤喙胶,弱水毛犹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欲寻求修复断琴的方法,但却困难重重。“凤喙胶”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奇胶水,能修复一切破损之物,这里象征着修复断琴的希望。然而,“弱水毛犹沉”却让这个希望变得渺茫。弱水是古代神话中的一条河流,羽毛在上面都会沉下去,这里用来比喻修复断琴的难度极大,几乎无法实现。 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对遗失的美好的悲哀,以及面对破损与遗失,欲修复而无能为力的无奈。诗人通过断琴这一意象,深深地描绘了人心的失落与遗憾,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先生三尺琴,断绝弦上音。
欲求凤喙胶,弱水毛犹沉。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断绝

    读音:duàn jué

    繁体字:斷絕

    短语:救国 存亡 救亡

    英语:sever

    意思:(断绝,断绝)

     1.原来连贯的不再连贯;原来有联繫的失去联繫。

  • 先生

    读音:xiān shēng

    繁体字:先生

    短语:教员 女婿 汉子

    英语:sir

    意思:
     1.始生子,犹言头生。
      ▶《诗•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

  • 三尺

    读音:sān chǐ

    繁体字:三尺

    意思:
     1.指法律。
      ▶《史记•酷吏列传》:“周曰:‘三尺安出哉?’”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以三尺竹简书法律也。”
      ▶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诗:“俭德遵

  • 绝弦

    读音:jué xián

    繁体字:絕弦

    意思:(绝弦,绝弦)

     1.断绝琴弦。
      ▶《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