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整暇堂》 弃责尔未能,义取犹可给。

弃责尔未能,义取犹可给。

意思:你不能放弃责任,取义还可以给。

出自作者[宋]梁介的《整暇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邦无征科,为吏不劳力。今年到官初,牒诉颇纷集。大家张空簿,小家称倍息。弃责尔未能,义取犹可给。风晓便革心,老我多暇日。梦回黯空庭,小憩华胥国》是出自《全唐诗》的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祜。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官吏的职责和民间疾苦的。首先,诗中描绘了该地没有征收赋税的规定,因此官吏的工作并不繁重。然而,作为新到任的官员,他开始接收到大量的诉状和公文。这表明,尽管地方官吏没有繁重的劳役,但仍然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民事问题。 接着,诗中描绘了百姓为了争取权益而进行的各种繁琐手续和计算,以及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赋税而夸大其词的情况。然而,作者并没有指责这些百姓的不诚实行为,而是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理解。他表示自己虽然不能完全放弃这些责任,但仍然愿意尽力去处理这些问题。 然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他表示自己会在清晨就开始改变这种状况,尽管自己已经年老并且有很多空闲时间。最后,诗人在梦醒后回到了空旷的庭院,短暂地休息了一下。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公正、公平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作者作为一个官员的责任和决心。这首诗的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是邦无征科,为吏不劳力。
今年到官初,牒诉颇纷集。
大家张空簿,小家称倍息。
弃责尔未能,义取犹可给。
风晓便革心,老我多暇日。
梦回黯空庭,小憩华胥国。

关键词解释

  • 未能

    读音:拼音:wèi néng 五笔:fice

    未能的解释

    词语分解

    • 未的解释 未 è 不,不曾,没有:未必。未曾(唍 )。未来。未尝。未竟(没有完成的)。未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 用
  • 弃责

    引用解释

    免除旧债。责,通“ 债 ”。《国语·晋语四》:“公属百官,赋职任功,弃责薄歛,施舍分寡。” 韦昭 注:“弃责,除宿责也。”《汉书·高帝纪上》:“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颜师古 注:“以简牘为契券,既不徵索,故折毁之,弃其所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所灌县郡,蠲赋弃责,流民所过,毋得征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