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答和甫卢泉水三首》 蘋风荷雨洒面凉,倒影摇荡天沧浪。

蘋风荷雨洒面凉,倒影摇荡天沧浪。

意思:苹风受雨洒面凉,倒影动摇天沧浪。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次韵答和甫卢泉水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卢泉之木百尺长》是一首对卢泉之木的赞美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自然的向往。 首先,诗中描绘了卢泉之木的高大和茂盛,它不仅为泉色增添了苍翠的色彩,而且为诗人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庇护所。诗人通过“百尺长”这样的数字,强调了其高大和深远的影响力,使人感受到它的存在如同一个巨大的屏障,为诗人提供了一种内心的安宁。 接着,诗人描述了他在树荫下感受到的凉爽,以及水面倒影的摇荡,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蘋风荷雨”和“天沧浪”等词句,将自然的风雨与天空的壮丽景色相结合,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美好和神秘。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转向了对卢泉之木下的生物——锦鳞蒲荇的描绘。这些生物的香气让诗人感到舒适和愉悦,但同时也提醒他思考如何保持公正和善良,避免被贪功害能之徒所伤害。这一部分既是对自然生态的赞美,也是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最后,诗人表达了他已经超脱了纷争和争斗,只想在卢泉之滨过上宁静安乐的生活。他以一杯水来奉亲安乐,表达了他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诗的结尾,“卢泉之滨可忘死”表达了诗人对死亡的超越和对生命的珍视,暗示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卢泉之木的形象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公正、善良和生命的珍视。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卢泉之木百尺长,下荫泉色如木苍。
蘋风荷雨洒面凉,倒影摇荡天沧浪。
网登锦鳞蒲荇香,何以贯之柳与杨。
古来希价入咸阳,贪功害能相中伤。
君今已出纷争外,但思烟波春渺茫。
奉亲安乐一杯水,卢泉之滨可忘死。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沧浪

    读音:cāng láng

    繁体字:滄浪

    英语:azure water

    意思:(沧浪,沧浪)

     1.古水名。有汉水、汉水之别流、汉水之下流、夏水诸说。
      ▶《书•禹贡》:“嶓冢导

  • 风荷

    读音:fēng hé

    繁体字:風荷

    意思:(风荷,风荷)
    风中的莲花或莲叶。
      ▶唐·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上阳白髮人》:“月夜闲闻洛水声,秋池暗度风荷气。”
      ▶唐·白居易《南塘暝兴》诗:“风荷摇破扇,

  • 摇荡

    读音:yáo dàng

    繁体字:搖盪

    短语:摆动 晃荡 摇摇晃晃 晃动 晃 颤悠 悠

    英语:sway; rock

    意思:(摇荡,摇荡)

     1.摇摆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