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白马山护明寺》 摄心罄前礼,访道挹中虚。

摄心罄前礼,访道挹中虚。

意思:摄心空前礼,访道抑制中虚。

出自作者[唐]孔德绍的《登白马山护明寺》

全文创作背景

**《登白马山护明寺》的创作背景与孔德绍对佛教的认知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尽管距佛教传入中国已经过去了四五百年,但从孔德绍的诗中仍然可以看到东汉时期人们对佛教的认知痕迹,如诗中的“阆苑”、“仙都”、“桃源”等字样。这些词汇的选择,显示了孔德绍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崇尚。 此外,这首诗的结构和内容也反映了孔德绍的游览经历。他从远观山势开始,逐渐接近佛寺,观察其外貌,然后走进寺内,欣赏内部陈设,并虔诚礼拜。接着,他走出寺庙,极目远眺,感到神清气爽,最后回望寺庙,以感慨和怅叹结束。这样的描述,不仅表达了孔德绍对自然和宗教场所的敬畏,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深思。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古诗集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名岳标形胜,危峰远郁纡。
成象建环极,大壮阐规模。
层台耸灵鹫,高殿迩阳乌。
暂同游阆苑,还类入仙都。
三休开碧岭,万户洞金铺。
摄心罄前礼,访道挹中虚。
遥瞻尽地轴,长望极天隅。
白云起梁栋,丹霞映栱栌。
露花疑濯锦,泉月似沉珠。
今日桃源客,相雇失归涂。
作者介绍
孔德绍:会稽人,大约生活于隋末唐初时期。孔伯鱼之子、孔宗笵之孙、孔子的第34世孙、孔敏行的五世祖。有清才。事窦建德,初为景城丞,后为内史侍郎,典书檄。

关键词解释

  • 摄心

    引用解释

    收敛心神。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崇真寺》:“沙门之体,必须摄心守道,志在禪诵。” 唐 韩偓 《访明公大德》诗:“刮膜且扬三毒论,摄心徐指二宗禪。” 明 吕坤 《<呻吟语>序》:“司农大夫 刘景泽 ,摄心缮性,平生无所呻吟,予甚爱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从此摄心清静,犹不失作九十翁。”

  • 中虚

    读音:zhōng xū

    繁体字:中虛

    意思:(中虚,中虚)

     1.指胸腔。
      ▶《荀子•天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
      ▶杨倞注:“心居于中空虚之地。”
      ▶梁启雄释:“指人体上的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