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 青竹短篱园昼静,梅花两树照春阴。

青竹短篱园昼静,梅花两树照春阴。

意思:青竹短篱园白天安静,梅花两树照春阴。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入山从此不须深,君子亭中人不寻。青竹短篱园昼静,梅花两树照春阴》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了一个幽静、美丽的山间居所。 首句“入山从此不须深”,诗人以一种豁然开朗的语气,表达了进入山间的欣喜之情。这里的“不须深”并非表示不需要深入探究,而是暗示着此处环境的清幽深邃,令人流连忘返,不愿再深入探索。 “君子亭中人不寻”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君子亭的独特魅力,亭中君子或许是隐逸之士,他们在此处寻得了心灵的宁静与自由。亭子的存在也象征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青竹短篱园昼静”一句,诗人以青竹、短篱、园昼、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恬静、清新的氛围。这里的生活简单而朴素,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纷扰,只有青竹、短篱和宁静的园子。 “梅花两树照春阴”一句,诗人以梅花和春阴为意象,描绘了春日的景象。梅花盛开,春阴笼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不仅象征着诗人隐逸生活的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幽静、美丽的山间居所。诗人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简单朴素、宁静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象生动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入山从此不须深,君子亭中人不寻。
青竹短篱园昼静,梅花两树照春阴。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青竹

    读音:qīng zhú

    繁体字:青竹

    意思:
     1.青翠的竹子。
      ▶唐·越溪杨女·谢生《联句》:“珠帘半床月,青竹满林风。”
     
     2.借指钓竿、竹杖等竹制品。
      ▶唐·李颀《送綦毋三寺中

  • 梅花

    读音:méi huā

    繁体字:梅花

    短语:

    英语:plum blossom

    意思:
     1.梅树的花。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

  • 短篱

    读音:duǎn lí

    繁体字:短籬

    意思:(短篱,短篱)
    低矮的篱笆。
      ▶宋·苏轼《小圃五咏•枸杞》:“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
      ▶宋·范成大《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诗:“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

  • 春阴

    读音:chūn yīn

    繁体字:春陰

    意思:(春阴,春阴)

     1.春季天阴时空中的阴气。
      ▶南朝·梁简文帝《侍游新亭应令诗》:“沙文浪中积,春阴江上来。”
      ▶宋·陈与义《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