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 群公饯南伯,肃肃秩初筵。

群公饯南伯,肃肃秩初筵。

意思:大家在南伯,肃肃级初筵。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日照舟师,朱旗散广川。群公饯南伯,肃肃秩初筵》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白日照耀下的船只启航场景,朱红色的旗帜在广袤的川流中飘扬,群公为南伯饯行,场面肃穆而庄重。诗人的情感也随着场景的转换而起伏,从期待、不舍到哀伤、感慨,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次,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他感激友人的陪伴和关怀,认为友人的存在如同骨肉一般,他的怀抱中的所有情感都可以向友人倾诉。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德的敬仰,认为友人能够保持高洁的品质,不因乱世而动摇。 此外,诗中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诗人自谦为百僚之下,感到气馁和无助,但在友人的激励下,他重新振作起来,决心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而努力。 最后,诗人在送别之际,感慨人生苦短,会合苦不久,哀乐相缠。他感到交游渐尽,心中茫然若失。在夜晚的离别之际,诗人借酒浇愁,泪水涟涟。而在离别之际,诗人也向友人提出了减兵安民的建议,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场景、情感和思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日照舟师,朱旗散广川。
群公饯南伯,肃肃秩初筵。
鄙人奉末眷,佩服自早年。
义均骨肉地,怀抱罄所宣。
盛名富事业,无取愧高贤。
不以丧乱婴,保爱金石坚。
计拙百僚下,气苏君子前。
会合苦不久,哀乐本相缠。
交游飒向尽,宿昔浩茫然。
促觞激百虑,掩抑泪潺湲。
热云集曛黑,缺月未生天。
白团为我破,华烛蟠长烟。
鸹鹖催明星,解袂从此旋。
上请减兵甲,下请安井田。
永念病渴老,附书远山巅。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南伯

    读音:nán bó

    繁体字:南伯

    意思:复姓。
      ▶《庄子》有南伯子綦。

    解释:1.复姓。《庄子》有南伯子綦。

    造句:英国南伯明翰学院sou

  • 肃肃

    读音:sù sù

    繁体字:肅肅

    意思:(肃肃,肃肃)

     1.恭敬貌。
      ▶《诗•大雅•思齐》:“雝雝在宫,肃肃在庙。”
      ▶毛传:“肃肃,敬也。”
      ▶汉·扬雄《河东赋》:“穆穆肃肃,蹲

  • 群公

    读音:qún gōng

    繁体字:群公

    意思:
     1.指上公。
      ▶《诗•大雅•云汉》:“群公先正,则不我助。”
      ▶孔颖达疏:“群公亦是雩祀所及,即《月令》注云上公是也。”
     
     2.泛指鲁

  • 初筵

    读音:chū yán

    繁体字:初筵

    意思:《诗•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左右秩秩。”
      ▶郑玄笺:“大射之礼,宾初入门,登堂即席,其趋翔威仪甚审知,言不失礼也。”
      ▶朱熹集传:“初筵,初即席也。”后指宴饮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