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寄白圣均》 赖是山城好风物,不能逢子共吟诗。

赖是山城好风物,不能逢子共吟诗。

意思:依赖是山城喜欢风物,不能遇到你一起吟诗。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和寄白圣均》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他虽然生性耿直,直言敢谏,但因遭逢盛世,朝廷用人之际,他一直未被重用,只是做了些闲官。然而他并不气馁,退居山城,仍然关心国事,仍然吟诗自娱。 首联“年来双鬓已丝丝,头角低摧羽翼垂”,作者用典明示自己因遭际际困顿而年华流逝,曾经俊朗的模样已变得苍老憔悴。“双鬓已丝丝”,写出了作者在无奈的现实面前,已经两鬓染霜,青春不再。“头角低摧羽翼垂”,则进一步说明现实对作者的打压,让他的才华无法施展,就像困兽般无奈。 颔联“无命不穷常自笑,有谋皆拙敢求知”,写出了作者面对无奈现实的自我调侃和自我安慰。“无命不穷”表示命运不济,但又能自我安慰地笑一笑,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接受和理解。“有谋皆拙”则表达了对自己智谋无法得到施展的遗憾和自嘲。 颈联“荣途谩说居三馆,僻郡还甘守一麾”,是对自己过去的官场生涯的回顾和反思。“三馆”指三馆校勘、三馆阁职、三馆幕职等馆阁职官。“僻郡”则指作者晚年所任的虔州(今江西赣州)知州等地方官职。这两句表明作者对做官的态度已经从积极入世转变为消极避世。 尾联“赖是山城好风物,不能逢子共吟诗”,表达了作者对山城生活的喜爱和知己不在、无法共同吟诗相聚的遗憾。“赖是”二字表明作者对山城生活的珍视,“不能逢子共吟诗”则表达了知己难逢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面对无奈现实的坚韧和乐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年来双鬓已丝丝,头角低摧羽翼垂。
无命不穷常自笑,有谋皆拙敢求知。
荣途谩说居三馆,僻郡还甘守一麾。
赖是山城好风物,不能逢子共吟诗。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风物

    读音:fēng wù

    繁体字:風物

    英语:scenery

    意思:(风物,风物)

     1.风光景物。
      ▶晋·陶潜《游斜川》诗序:“天气澄和,风物闲美。”
      ▶宋·张昇《

  • 吟诗

    读音:yín shī

    繁体字:吟詩

    英语:recite a poem; hum verse

    意思:(吟诗,吟诗)

     1.作诗。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苏

  • 山城

    读音:shān chéng

    繁体字:山城

    英语:mountain city

    意思:
     1.依山而筑的城市。
      ▶北周·庾信《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迴楼。”
      ▶唐·白

  • 赖是

    读音:lài shì

    繁体字:賴是

    意思:(赖是,赖是)
    亏得,幸好。
      ▶宋·毛滂《虞美人》词:“二分春去知处,赖是无风雨。”
      ▶宋·范成大《正月九日雪霰后大雨》诗:“夜霰三更碎瓦,昼冥一阵翻盆。赖是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