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独夜作》 空庭悄悄月如霜,独倚阑干伴花立。

空庭悄悄月如霜,独倚阑干伴花立。

意思:空庭悄悄明月如霜,独自倚靠在栏杆伴花立。

出自作者[唐]李建勋的《独夜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佳人离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愁苦和孤独。 首句“佳人一去无消息”,直接点明佳人离去的事实,给人以深深的失落感。接下来的“梦觉香残愁复入”描绘了诗人从梦中醒来,发现佳人离去,只剩下残余的香和未消的愁,再次加深了诗人的孤独和失落感。 “空庭悄悄月如霜,独倚阑干伴花立。”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空旷的庭院里,只有他一个人,静静的,只有如霜的月光和陪伴他站立的花。这里,“空庭”和“独倚”都暗示了诗人的孤独,“悄悄”和“月如霜”则描绘了夜晚的静谧,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愁绪。而“伴花立”则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一丝慰藉,但这也只是短暂的逃避,并不能消除他内心的愁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愁苦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佳人的深深思念和眷恋。诗人通过描绘月夜中庭院的静谧,以及他独自倚栏赏花的场景,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深情又细腻,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细腻的诗,它通过描绘诗人对佳人的深深思念和眷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苦,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技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佳人一去无消息,梦觉香残愁复入。
空庭悄悄月如霜,独倚阑干伴花立。
作者介绍
李建勋[公元八七二年左右至九五二年]字致尧,广陵人,南唐大臣 [1]  。(全唐诗作陇西人。此从唐才子传)约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卒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年),年约八十一岁。

少好学能属文,尢工诗。南唐主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策,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公元九四一年)放还私第。嗣主李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年已八十。时宋齐丘隐居洪州西山,建勋常往造谒致敬。后归高安别墅,一夕,无病而终。建勋著有钟山集二十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空庭

    读音:kōng tíng

    繁体字:空庭

    意思:幽寂的庭院。
      ▶南朝·宋·谢灵运《斋中读书》诗:“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南朝·宋·鲍照《秋夜》诗之二:“荒径驰野鼠,空庭聚山雀。”
      ▶唐·刘长卿

  • 阑干

    读音:lán gān

    繁体字:闌乾

    英语:across; crisscross

    意思:(阑干,阑干)

     1.横斜貌。
      ▶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 悄悄

    读音:qiāo qiāo

    繁体字:悄悄

    英语:quietly

    意思:
     1.忧伤貌。
      ▶《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汉·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忧愠

  • 倚阑

    读音:yǐ lán

    繁体字:倚闌

    意思:(倚阑,倚阑)
    见“倚栏”。

    解释:1.见\"倚栏\"。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