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性地颂》 会得圆通真法眼,始知三界是吾家。

会得圆通真法眼,始知三界是吾家。

意思:会得圆通真法眼,才知道三界是我的家。

出自作者[宋]张伯端的《性地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佛教的,它以如来佛(佛祖)为对象,表达了对佛法的深深敬仰和领悟。 首两句“如来妙体遍河沙,万象森罗无障遮”,如来佛的伟大形象遍布世界各地,如同河沙一样遍布在每一个角落。这是对如来佛的广大无边的形象的描绘,同时也暗示了佛法无边,能包容万象。这句诗也表达了佛法遍及所有角落,无所不在,无有障碍的意思。 “会得圆通真法眼,始知三界是吾家”,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只有通过领悟圆通的真法眼,才能真正理解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佛教中对世间众生的分类)其实就如同自己的家一样。这里再次强调了佛法的重要性,以及佛法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佛法的广大无边和深奥精微,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深敬仰和领悟。它鼓励人们通过领悟佛法,理解三界,从而更好地生活。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人生的积极引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如来妙体遍河沙,万象森罗无障遮。
会得圆通真法眼,始知三界是吾家。
作者介绍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

关键词解释

  • 圆通

    读音:yuán tōng

    繁体字:圓通

    短语:利落 灵 灵巧 活 灵活 灵敏 巧

    英语:ripeness

    意思:(圆通,圆通)

     1.通达事理;处事

  • 法眼

    读音:fǎ yǎn

    繁体字:法眼

    英语:the bodhisattva dharma-eye [able to penetrate all things]

    意思:
     1.佛教语。“五眼”之一。谓菩

  • 三界

    读音:sān jiè

    繁体字:三界

    英语:Triloka

    意思:
     1.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见《俱舍论•世分别品》。
      ▶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三界流

  • 会得

    读音:huì de

    繁体字:會得

    意思:(会得,会得)

     1.犹言能理会,懂得。
      ▶唐·元稹《嘉陵驿》诗之二:“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
      ▶清·李渔《比目鱼•改生》:“我们这一班兄弟

  • 真法

    读音:zhēn fǎ

    繁体字:真法

    意思:指佛法。
      ▶唐·皇甫曾《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真法常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
      ▶《五灯会元•西天祖师•提多迦尊者》:“巍巍七宝山,常出智慧泉,回为真法味,能度

  • 吾家

    读音:wú jiā

    繁体字:吾家

    意思:
     1.我家。
      ▶《史记•外戚世家》:“主与左右议长安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奈何用为夫乎?’”唐·杜甫《宗武生日》诗:“诗是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