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李白之诗否,以色事人几长久。
意思:曾听说李白的诗吗?,以色事人几乎长久。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有赠》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古代生活画卷,通过对“闹管弦”、“金瓶玉水”、“花落空枝”、“焦枯亦可怜”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繁华与落寞的对比,以及诗人对人生短暂、繁华易逝的感慨。
首句“我见千家闹管弦,金瓶玉水养春妍”描绘了古代繁华的市井生活,管弦齐鸣,金瓶玉水,生机勃勃。诗人以千家为背景,描绘了市井生活的热闹和繁荣,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繁荣和富饶。
“一朝花落空枝在,爨下焦枯亦可怜”则描绘了繁华落尽后的景象,一朝花落,空枝独存,爨下焦枯,对比鲜明,突出了落寞之感。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繁华易逝的感慨。
“曾闻李白之诗否,以色事人几长久”一句,诗人借李白之诗,表达了对以色事人的讽刺和反思。诗人认为以色事人只是短暂的,不能长久,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繁华易逝的深刻认识。
最后两句“断蕊残英尚未衰,月明人立黄昏柳”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不衰的感慨。尽管花已落,枝已空,但残英仍在,柳树仍在黄昏中摇曳。诗人以此表达了生命不衰、美好永存的信念。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代生活的繁华与落寞,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繁华易逝的深刻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生命不衰的信念,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