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霜花腴 雪》 篆灰拨尽,乍卷帘、无端絮影漫天。

篆灰拨尽,乍卷帘、无端絮影漫天。

意思:篆书灰拨完,忽卷帘、无端絮影漫天。

出自作者[现代]沈祖棻的《霜花腴 雪》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庚午秋暮,与友人夜登清凉台,望西苑,感而赋之》,作者是清代诗人王士祯。这首诗的主题是秋夜登台,对往昔和现实的对比和反思,情感深沉而悲凉。 首联“篆灰拨尽,乍卷帘、无端絮影漫天。风噤寒鸦,路迷归鹤,琼楼消息谁传?灞桥梦残,纵凭高、休望长安。”,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色中的景象,如“无端絮影漫天”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夜空中飘飞的云影,而“风噤寒鸦”则描绘了风声紧促,鸦声寒冷的秋夜环境。同时,“灞桥梦残”也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留恋。 接着,“记当时、碧树苍崖,渺然难认旧山川。”这里诗人回忆起当时的山川景色,但现在却变得难以辨认。这种对比反映了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悲凉。 “愁问冻痕深浅,早鱼龙罢舞,太液波寒。”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对京城深深的忧虑和关切,尤其是对太液波寒的担忧,象征着朝廷的冷落和衰败。 “关塞荒云,官城冷月,应怜此夜重看。”这几句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城内的冷月,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无奈。 “洗杯试笺,枉盼他、春到梅边。”这里用“洗杯试笺”表达了诗人想要改变现状的努力,但“枉盼他、春到梅边”则表明这种努力是无用的,春天也无法带来希望的变化。 最后,“怕明朝、日压雕檐,万家清泪悬。”描绘了时间已经到了夜晚,但诗人的心情却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沉重。这里的“清泪悬”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悲凉,通过对秋夜登台的描绘和对往昔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无奈。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篆灰拨尽,乍卷帘、无端絮影漫天。
风噤寒鸦,路迷归鹤,琼楼消息谁传?
灞桥梦残,纵凭高、休望长安。
记当时、碧树苍崖,渺然难认旧山川。
  愁问冻痕深浅,早鱼龙罢舞,太液波寒。
关塞荒云,官城冷月,应怜此夜重看。
洗杯试笺,枉盼他、春到梅边。
怕明朝、日压雕檐,万家清泪悬。
作者介绍
沈祖棻(1909-1977),女,字子蕊,别号紫曼,笔名绛燕、苏珂。浙江海盐人。教授,词人、诗人、文学家、文论家。格律体新诗先驱诗人之一。1909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家学优厚。1931年入南京中央大学。1977年6月,因车祸辞世。

主要代表作有《别》《赠孝感》《妥协》《早早诗》等,在古典文学研究和旧体诗词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对于中国格律新诗的创建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影响。

曾任教于华南多所高等学府中文系。有“当代李清照”美誉。与夫——著名文学教授程千帆合称“程沈”,曾被师友赞为“昔时赵李今程沈”。被文坛誉为江南才女。

关键词解释

  • 卷帘

    读音:juàn lián

    繁体字:卷簾

    意思:(卷帘,卷帘)
    捲起或掀起帘子。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西洲曲》:“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五代·张泌《江城子》词:“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

  • 无端

    读音:wú duān

    繁体字:無端

    短语:无缘无故

    英语:for no reason

    意思:(无端,无端)

     1.没有起点;没有终点。
      ▶《管子•幼

  • 漫天

    读音:màn tiān

    繁体字:漫天

    短语:浑 总体 竭 所有 成套 满贯 布满 原原本本 万事 从头至尾 漫 尽 普 一 整套 全 周 上上下下 一切 整 整个 百分之百 任何 一五一十 合 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