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子瞻墨竹》 因知幻物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斲轮。

因知幻物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斲轮。

意思:因为知道奇幻物品从没有象,问取民间老砍削车轮。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题子瞻墨竹》

全文赏析

这首诗《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因知幻物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斲轮》是一首描绘竹子的诗,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和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艺术创作的理解。 首句“眼入毫端写竹真”描绘了诗人眼中的竹子,仿佛进入了毫端的世界,每一根竹子都栩栩如生,生动逼真。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竹子的真实感和生动性。 “枝掀叶举是精神”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形态,枝叶翻腾,叶儿挺拔,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竹子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因知幻物出无象”是诗人对艺术创作的一种理解。他认为,通过艺术创作,可以将无形的、虚幻的东西表现出来,形成一种超越现实的意象,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问取人间老斲轮”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工艺的敬意和思考。他询问人们关于老斲轮的故事,可能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的思考,也可能是对工匠精神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和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工艺的敬意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和哲理,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物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斲轮。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无象

    读音:wú xiàng

    繁体字:無象

    意思:(无象,无象)

     1.失去常态、常道。
      ▶《左传•襄公九年》:“士弱曰:‘……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公曰:‘可必乎?’对曰:‘在道,

  • 人间

    读音:rén jiān

    繁体字:人間

    短语:尘 尘世 江湖 浊世 凡

    英语:man\'s world

    意思:(人间,人间)
    亦作“人闲”。
     
     

  • 取人

    读音:qǔ rén

    繁体字:取人

    意思:选择人。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明·郎瑛《七修类稿•义理一•世道》:“富贵易溺,道义难行,近惟科目取人,举业日盛而经

  • 斲轮

    读音:zhuó lún

    繁体字:斲輪

    意思:(斲轮,斲轮)

     1.斫木制造车轮。
      ▶《庄子•天道》:“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斮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