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晨坐堂上》 孰知人困穷,岂有力留迁。

孰知人困穷,岂有力留迁。

意思:谁知道人穷困,哪有力气留迁。

出自作者[宋]晁公溯的《清晨坐堂上》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官吏横征暴敛、百姓困苦不堪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和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首段描述了官吏们坐在公堂上处理文书,这些文书常常堆积如山,反映出官府事务繁忙,但这种忙碌并非为了养民,而是为了征发百姓,征敛钱财。诗人通过“皆自公府来,徵发何纷然”的描述,揭示了官府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 接下来的段落,诗人进一步揭示了百姓的困苦生活。他们不愿意出卖劳动力,不愿意接受政府的土地分配,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将失去自由,失去生活的权利。诗人通过“商不愿出途,农不愿授田”的表述,表达了对百姓生存权利的尊重和对他们选择生活的自由的支持。 诗人还描绘了百姓生活的艰难。他们有的困苦到无法生存,甚至无法得到基本的医疗救助,有的甚至在路上死去,而这一切的罪责都在于郡县官员的不作为,他们没有给予百姓足够的恩泽和保护。诗人通过“孰知人困穷,岂有力留迁”的表述,表达了对官员无能的谴责和对百姓生存权利的尊重。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官员的不满和失望,他们不理解百姓的困境,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反而将责任推卸给货币流通,认为只要货币在流通,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诗人通过“公府不我责,所贵为货泉。长使货泉在,吏曹同晏然”的表述,表达了对官员无能的无奈和讽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细节描绘了社会现实,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谴责和对百姓生存权利的尊重。诗人通过诗歌呼吁官员们关注民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同时也希望货币流通能够真正地帮助到百姓,而不是成为官员推卸责任的借口。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晨坐堂上,文书常满前。
皆自公府来,徵发何纷然。
不闻问养民,但闻横索钱。
按籍为之课,独求最多年。
孰知人困穷,岂有力留迁。
商不愿出途,农不愿授田。
居者转沟壑,行者死道边。
此罪在郡县,恩泽壅不宣。
公府不我责,所贵为货泉。
长使货泉在,吏曹同晏然。

关键词解释

  • 困穷

    读音:kùn qióng

    繁体字:睏窮

    英语:under great financial difficulty; very poor; impoverished

    意思:(困穷,困穷)
    艰难窘迫。<

  • 知人

    读音:zhī rén

    繁体字:知人

    英语:acquiring an understanding of men

    意思:I

     1.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
       ▶《书•皋陶谟》:“

  • 有力

    读音:yǒu lì

    繁体字:有力

    短语:所向无敌 兵强马壮 雄 兵不血刃 强 劲 一往无前 精锐 所向披靡 强大 强硬 摧枯拉朽 攻无不克 无往不胜 无坚不摧 精 降龙伏虎 战无不胜 无敌

    <

  • 孰知

    读音:shú zhī

    繁体字:孰知

    意思:深刻瞭解;清楚地知道。
      ▶《荀子•礼论》:“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唐·杜甫《垂老别》诗:“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唐·韩愈《复志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