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贺新郎·草草池亭宴》 此老饱知民疾苦,早归来、载笔薰风殿。

此老饱知民疾苦,早归来、载笔薰风殿。

意思:这老饱了解百姓的疾苦,早日归来、握笔薰风殿。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贺新郎·草草池亭宴》

全文创作背景

《贺新郎·草草池亭宴》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一首佳作。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主要基于诗人参加的一次宴会。在这次宴会上,诗人与友人共聚,他们在池亭设宴,然而天气并不作美,乌云密布,阴雨绵绵。诗人由这种凄凉的天气联想到了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于是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上片描写了池亭宴会的场景以及周围的景色,下片则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的文人只知搬弄典故的浮泛文风的批评,以及对国事和民生的极端关注。整首词意境深远,借景抒情,以议论为主,展示了诗人豪放又深婉的风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草草池亭宴。
又何须、珠_络臂,琵琶遮面。
宾主一时词翰手,倏忽龙蛇满案。
传写处、尘飞莺啭。
但得时平鱼稻熟,这腐儒、不用青精饭。
阴雾扫,霁华见。
使君偿了丰年愿。
便从今、也无敲扑,也无厨传。
试拂笼纱看壁记,几个标名渠观。
想九牧、闻风争羡。
此老饱知民疾苦,早归来、载笔薰风殿。
诗有讽,赋无劝。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疾苦

    读音:jí kǔ

    繁体字:疾苦

    英语:sufferings

    意思:
     1.指人民生活中的困苦。
      ▶《史记•滑稽列传》:“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汉·荀悦《汉纪

  • 归来

    读音:guī lái

    繁体字:歸來

    英语:st 29

    意思:(归来,归来)

     1.回来。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唐·李白《长相思》诗:“不信妾肠断,归来看

  • 民疾

    读音:mín jí

    繁体字:民疾

    意思:
     1.民众的疾苦。
      ▶《汉书•沟洫志》:“可以上继禹功,下除民疾。”
     
     2.民间疫病。
      ▶《新唐书•百官志三》:“医师、医正、医工疗病,书其

  • 载笔

    读音:zǎi bǐ

    繁体字:載筆

    意思:(载笔,载笔)
    I

     1.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
       ▶《礼记•曲礼上》:“史载笔,士载言。”
       ▶郑玄注:“笔,谓书具之属。”
       ▶孔

  • 薰风

    读音:xūn fēng

    繁体字:薰風

    意思:(薰风,熏风)

     1.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