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吕宣徽挽歌二首》 远猷方克壮,昭世忽长违。

远猷方克壮,昭世忽长违。

意思:远猷正在康复,昭世忽然长违背。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吕宣徽挽歌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敬仰和哀思的诗,可能是用来纪念一位伟大的领袖或英雄人物。诗中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悼念。 首联“维岳人皆仰,长城众所依。”维岳,即泰山,象征高大。这里以维岳比喻所纪念的人物,人皆仰之,可见其伟大。“长城众所依”比喻此人是国家的栋梁,大家都依靠他。 颔联“远猷方克壮,昭世忽长违。”远猷,远大的谋略。克壮,能够成功。昭世,光明照耀世界。忽长违,突然长久离开。此联表达了对此人伟大事业的赞颂和突然离世的惋惜。 颈联“象设俨如在,英灵窅不归。”象设,指此人的形象。俨如在,宛如生前。英灵,英勇的精神。窅不归,深远而去,不再回来。此联表达了对逝者形象的怀念和对其精神的赞美。 尾联“唯应令名久,竹素蔼余辉。”唯应,只有。令名久,美好的名声长久流传。竹素,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简和素绢,这里代指史册。蔼余辉,充满光辉。这一联表达了对逝者名声长存的赞美和敬仰。 整首诗情感深沉,言辞恳切,充满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维岳人皆仰,长城众所依。
远猷方克壮,昭世忽长违。
象设俨如在,英灵窅不归。
唯应令名久,竹素蔼余辉。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克壮

    读音:kè zhuàng

    繁体字:剋壯

    意思:(克壮,克壮)
    宏大;强盛。
      ▶《后汉书•胡广传》:“﹝广﹞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
      ▶宋·李纲《与宰相论捍贼札子》:“毅然亲征,将士用命,捷音繫路,庙谟

  • 昭世

    读音:zhāo shì

    繁体字:昭世

    意思:
     1.政治清明的时代。
      ▶南朝·宋·鲍照《拟青青陵上柏》诗:“浮生旅昭世,空事叹华年。”
      ▶唐·王维《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诗:“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

  • 远猷

    读音:yuǎn yóu

    繁体字:遠猷

    意思:(远猷,远猷)
    长远的打算;远大的谋略。语出《书•康诰》:“顾乃德,远乃猷。”
      ▶孔传:“远汝谋,思为长久。”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论》:“而遽追秦皇、汉

  • 长违

    读音:cháng wéi

    繁体字:長違

    意思:(长违,长违)
    永别。死的婉辞。
      ▶宋·王安石《祭苏虞部文》:“聊陈薄奠,以告长违。”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