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寂寞英雄死,有客悲歌吊黍离。
意思:山川寂寞英雄死,有客人悲歌吊黍离。
出自作者[未知]未知的《金陵杂咏(四首。丁卯白门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三国历史的感慨之作,通过对金陵(南京)和赤壁(湖北)等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逝去、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石作城垣江作池,三分霸业远开基”,描绘了三国时期吴国的都城建业(即现在的南京)的景象,石头城垣环绕,长江水池环绕,正是吴国三分天下、称霸东方的开基之地。这句诗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对历史的敬仰和赞叹。
“金陵自王东南气,赤壁中焚百万师”两句,诗人通过金陵和赤壁两个地名,分别描绘了金陵的繁荣和赤壁的战火,表现了三国时期的战争和政治斗争。金陵的繁荣得益于其位于东南的地理优势,而赤壁的战火则烧毁了曹操的百万大军,表现了战争的惨烈和英雄的英勇。
“乍见张昭称贺表,终闻孙皓树降旗”两句,诗人通过描述张昭(三国时吴国重臣)的贺表和孙皓(吴国末代皇帝)的投降旗帜,表现了历史的发展和变迁。从胜利到失败,从兴盛到衰落,这种转变是历史的必然,也是英雄命运的必然。
最后,“山川寂寞英雄死,有客悲歌吊黍离”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英雄逝去、山河永寂的感慨。这种感慨既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的感慨。诗人通过悲歌的形式,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人生感的作品,通过对三国历史的描绘,表现了对英雄逝去、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地名、人物、事件等元素,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现场感,同时也通过悲歌的形式,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