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 有怀二三子,落笔先飞霙。

有怀二三子,落笔先飞霙。

意思:只有怀着你们,落笔先飞霙。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感觉,带有一种孤独和思念的情绪,以及一种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夜半幽梦觉,稍闻竹苇声。”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寂静的夜晚环境,夜半醒来,听到竹苇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起续冻折弦,为鼓一再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也展现出他的坚韧和毅力。即使琴弦冻断,也要起身接续,继续弹奏。 “曲终天自明,玉楼已峥嵘。”这两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推移,一曲终了,天色已明,玉楼高耸,给人一种世事变迁的感觉。 “有怀二三子,落笔先飞霙。”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心中有感,落笔成章。 “共为竹林会,身与孤鸿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希望能与朋友们在竹林中聚会,身心如同孤鸿一般轻盈自由。 “秀语出寒饿,身穷诗乃亨。”这两句揭示了诗人的创作态度,即使身处困厄,也能秀语连篇,创作出美妙的诗篇。 “禅老复何为,笑指孤烟生。”这里的禅老形象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笑指孤烟,表达了对生活的淡定和从容。 “我独念粲者,谁与予目成。”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独自思念那些明亮美好的事物,却无人能理解和分享。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坚韧、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对友情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半幽梦觉,稍闻竹苇声。
起续冻折弦,为鼓一再行。
曲终天自明,玉楼已峥嵘。
有怀二三子,落笔先飞霙。
共为竹林会,身与孤鸿轻。
秀语出寒饿,身穷诗乃亨。
禅老复何为,笑指孤烟生。
我独念粲者,谁与予目成。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二三子

    解释

    二三子 èrsānzǐ

    [all of you] 诸位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引用解释

    犹言诸君;几

  • 落笔

    读音:luò bǐ

    繁体字:落筆

    短语:书 写 书写 下笔 执笔 题 开 修 挥毫 着笔

    英语:put pen to paper

    意思:(落笔,落笔)

  • 有怀

    读音:yǒu huái

    繁体字:有懷

    意思:(有怀,有怀)
    犹有感。
      ▶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观先生之祠宇,慨然有怀,乃作颂焉。”
      ▶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有怀谁能已,聊用申苦难。”

  • 二三

    读音:èr sān

    繁体字:二三

    意思:
     1.谓不专一;反覆无定。
      ▶《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传:“二三,言不一。”
      ▶《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

  • 飞霙

    读音:fēi yīng

    繁体字:飛霙

    意思:(飞霙,飞霙)
    即飞英。
      ▶元·刘祁《归潜志》卷八:“帘疏见飞霙,窗静闻落屑。”
      ▶清·唐孙华《雪次东坡聚星堂韵禁体物语》:“去岁冲寒舟一叶,孤村远岸明残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